突破法國「卡脖子」,從韓國人手裡搶下國際大單,這艘船有多牛?

2024-03-20     駱鵬紀     反饋

更令人意外的是,VLEC並非只能運輸乙烷,它還可以滿足運輸不同種類的貨物需求,這樣的靈活性會讓運輸方便得多。

三、99000m³的VLEC的成功研發對我國有什麼影響?

作為一種高效、大容量的運輸工具,99000m³的VLEC無疑會在國際市場上影響深遠,也會為中國船舶製造帶來新的機遇。

VLEC的運輸效率高,降低了乙烷的運輸成本,如些也會影響乙烷的成本價格,而成本的降低可能會使乙烷出現價格戰,導致乙烷需求的增長。

對於擁有VLEC的航運公司來說,他們在乙烷運輸市場上自然更占優勢,而沒有VLEC的航運公司則能會面臨市場份額被擠壓的風險。

而且99000m³的VLEC是中國在造船領域的重要名片。在研發VLEC過程中,運用了多項自主創新的高端技術。

尤其是其中的B型艙,更是一種核心技術,為建造高端船型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和技術,這為我國造船業後續的發展有很大的推動作用。

也正是因為如此,VLEC的成功研製和投入使用彰顯了中國船舶製造業的實力和水平,在造船領域的地位和影響力自然也就會水漲船高。自此後,中國造船業不再是助跑的身份,甚至有望成為領跑者

要知道,我國剛開始發展造船業時,目光其實是投入到低端船型當中。然而在1988年金金融危機爆發時,我國的造船業受到重創,本就技術相對落後,再加上韓國實行低價政策,讓我國內的造船業叫苦不迭。既然低端船型已吃不到香餑餑,中國就開始將目光投向了高端船行,但這類船行的核心技術一直被攥在歐美國家手裡,我們想要從中獲取利潤,實屬「卡脖子」。

那個時候和蘇聯交好,我國的造船也完全依賴於蘇聯的技術人員,後來兩國交惡,再加上國內爆發經濟危機,使得造船業如履薄冰,至於後來有日本專家見到中國造船業現狀時說出了那句:「中國的造船業比世界水平至少落後25年。」雖然話不太順耳,但也確實是如此。

直到2008年,我國才真正打破歐美壟斷市場的局面。數十年的攻克,中國才算在造船領域站穩腳跟。

隨著VLEC的研發,我國算是突破了法國的限制,在高端船型領域漸漸有了話語權,市場份額也逐漸增多。

自VLEC面市後,我國在造船領域的影響力越來越大,在高端船型方面的訂單也越來越多。

不得不說,此舉成功將影響轉變成自己市場競爭力,不僅有利於我國造船業的發展,還使我國在國際市場上拿到了一定的話語權。

結語

在的激烈競爭中,中國憑藉99000m³的VLEC這一創新成果,成功打破了法國的「卡脖子」技術壟斷,從韓國人手中搶下國際大單,展現了中國造船業的實力和潛力。

VLEC的研發與投入使用,這一重大成就不僅標誌著中國造船業由助跑向領跑的跨越式進步,而且展現了我國在科技創新和高端製造業方面的雄厚實力,也為中國贏得了更多市場合作的機會。

回首過往,中國造船業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的艱難歷程,而如今,中國只用了他人一半不到的時間就已走在造船業的前列。

VLEC的成功不僅僅是一個船型的突破,也是中國造船業的技術升級和產業升級,更是中華正崛起的真實寫照。

自此,我國將與世界造船強國並肩競逐,共謀發展。

上一頁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