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名思醫 18%大馬人有糖尿病 盛行率遠超全球

2024-06-03     大炮仙     反饋

■由於每個人的情況不同,因此須根據患者需求,定製治療和自我管理血糖方案。

楊麗美:數碼化成效更高

作為簡化糖尿病管理,以及幫助與糖尿病共存患者提高生活質量的一種手段,羅氏與醫護專家攜手合作,利用數碼應用程式提高糖尿病教育和糖尿病自我管理意識,開發了一種綜合個性化糖尿病管理(Integrated Personalised Diabetes Management ,iPDM)方法,通過聯網血糖監測,為糖尿病患者提供更便捷有效的血糖管理體驗與服務,使用血糖儀(BGM)做結構化血糖監測是iPDM的重點之一。事實上,血糖儀已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優先非手術干預措施」,可攜式血糖儀則被視為糖尿病患者的「優先醫療設備」。

一旦血糖儀連接到糖尿病管理應用程式,醫療保健專業人員和護理人員都可以通過同一個管道,獲取相關治療信息,通過及時調整治療方案,為那些與糖尿病共存患者提供支持。連接可計算的血糖監測數據,可為患者帶來更好健康結果和生活質量。與糖尿病共存患者將能知道,個人的積極行動對避免糖尿病併發症有直接影響,他們也會因此感到安心,以達到雙贏局面。

楊麗美認為,iPDM方法有助於在患者、護理人員和醫療保健專業人員之間,為糖尿病社區建立起強大護理和支持網絡:「我們每個人都有責任指導患者開啟個人糖尿病管理旅程。這並非一條輕鬆的路,身體和心理方面都充滿了挑戰。由於每個人情況不同,我們需要根據他們的需求定製治療方案。」

「糖尿病管理沒有一體適用解決方案。我尤其想要強調糖尿病患者護理人員的重要作用。他們與患者最為親近,可以影響患者選擇更健康的生活方式。他們可以將有助於調整治療方案和改善患者護理相關信息匯總和分析,並將這些信息提供給醫療保健專業人員。在這方面他們可以發揮重要作用。唯有在醫患都齊心協力管理糖尿病,患者的糖尿病管理旅程才能變得更好、更健康, 最終有助於減輕個人和醫療系統的糖尿病管理負擔。」

█若常發現自己在夜間「汗出濕衣」,早晨醒來總覺得疲憊,甚至頭痛,就應注意是否有「夜間低血糖」。

低血糖更是危險

提及糖尿病,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是血糖高,需要降血糖。其實,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不僅要控制高血糖,更要警惕低血糖,尤其是夜間低血糖。糖尿病患者在夜間發生低血糖是十分危險的,因為在夜間熟睡時,不僅家人無法發現,患者自己也渾然不覺,極易導致生命危險。

測量不同時段血糖可以讓自己和醫護人員都更清楚了解血糖控制情況、飲食對於血糖的影響,以及評估藥物或胰島素療效。一旦出現疑似低血糖情況,也可以儘快處理,避免低血糖所造成的傷害,所以糖尿病患者必須對個人血糖測量,有基本的了解。

林俐伶醫生強調:「凌晨2~3時是糖尿病患者最容易發生低血糖的時間段,所以我會建議糖尿病患者,尤其是需要注射胰島素患者,除了餐前、餐後和白天時段的血糖檢測,可以在夜間這個時間段加測血糖,以更好地掌握血糖波動情況。」

當然,這並不代表糖尿病患者需要每天凌晨起床測量血糖。夜間發生低血糖,常與患者使用降糖藥不當或藥物劑量過高等情況相關。因此,一般建議在開始注射胰島素、增加藥量等開始階段,挑選幾天時間測量、掌握夜間血糖。

另外,糖尿病患者、其家人或照顧者也可以通過一些線索,判斷自己有無夜間低血糖的可能,比如:夜間睡眠時,有沒有發噩夢、出汗,甚至汗出濕衣;清晨起床是否覺得很疲勞,是否有頭痛等跡象。如有上述症狀,可能需要懷疑有夜間低血糖的存在,建議在次日凌晨2~3時檢測血糖,以儘早發現低血糖,及時治療。

檢測5重要時段

空腹血糖:指禁食8~10個小時後,隔天早晨未進食前所測血糖。

餐前血糖:指午、晚餐前血糖。對於血糖偏高或常發生低血糖的糖尿病患者,建議檢測一下餐前血糖。

 

餐後2小時血糖:從吃第一口飯開始算起,2小時後的血糖。適用於空腹血糖控制良好,但糖化血紅蛋白不達標糖尿病患者。

 

睡前血糖:晚上睡覺前測得的血糖值。適用於晚餐前,需要注射胰島素或有夜間低血糖風險的糖尿病患者。

 

凌晨血糖:一般指在凌晨1~3時所測血糖。對於晨起空腹血糖特別高的糖尿病患者,可在凌晨加測一次血糖,以確認空腹血糖高的真正原因。

上一頁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