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真,不要太在意你的孩子

2024-06-15     玉兒     反饋

娜娜印象最深刻的,是高三那年。 當時迫於高考壓力,很多家長都給孩子報了高價補習班。 但偏偏在這個時候,娜娜的奶奶中風癱瘓,花光了家裡的所有積蓄,還欠下不少錢。 娜娜知道家裡經濟困難,捉襟見肘,但為了自己的學業前程,她還是硬著頭皮讓父親給錢報名補習班。 面對娜娜的要求,父親充滿了為難,一夜未眠。 第二天,父親將手頭僅有的2000塊錢交到娜娜手裡: 「對不起,爸爸已經盡力了,確實湊不夠錢給你報輔導班; 你拿著這些錢去買輔導資料,剩下的,你就自己想辦法吧。」 看著父親一臉的真誠與無奈,娜娜不得不放棄報班的念頭—— 轉向自己對著輔導資料默默鑽研,實在鑽研不出來,就向學校科目老師尋求幫助。 通過這個方式,她的知識不斷鞏固,成績不斷上升,高考還考出了有史以來最好的名次。 反而有部分報了高價補習班的同學,他們卻由於緊張過度,壓力無法排解,發揮失常了。 也就是說,在娜娜的成長過程中, 父母力所能及的幫扶,給了她最初的安全、支撐與指引; 而父母無可避免的局限,又促使著她不得不放下對父母的依賴,在困境中摸索破局之路。 也由此,形成了她「敢於爭取、不等不靠、自我負責」的人格品質,並一路支撐著她走到了今天。

寫在最後 透過萍萍和娜娜的案例,我有一個很深的感觸: 一個孩子自主能力的形成,不是來自父母一味的幫扶,而是來自父母放手的自由。 當父母事事圍著孩子轉,竭盡全力地幫扶孩子,滿足孩子的一切需求, 表面上看他們是在「愛」孩子,實際上卻剝奪了孩子自我成長的自由。 而當父母既能夠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予以幫扶,也能夠在自己做不到之際大膽放手, 孩子才有可能在體驗到父母的愛以後,逐漸放下對父母的依賴,學會去為自己負責。 當然在離開父母獨自前行的道路上,孩子可能會經歷一次次的挫折與考驗, 但與此同時, 他也會在與現實世界的碰撞中,不斷實現自我的成長與蛻變,從而成為更好的自己。 既然如此,那父母們就不妨給自己鬆鬆綁,把成長的自由歸還給孩子吧。 「在看」+「轉發」放開雙手,讓孩子自主地與世界碰撞吧

上一頁
2/2
玉兒 • 120次觀看
玉兒 • 150次觀看
玉兒 • 200次觀看
玉兒 • 380次觀看
玉兒 • 30次觀看
玉兒 • 40次觀看
玉兒 • 120次觀看
玉兒 • 90次觀看
玉兒 • 760次觀看
玉兒 • 2K次觀看
玉兒 • 150次觀看
玉兒 • 50次觀看
玉兒 • 120次觀看
玉兒 • 90次觀看
玉兒 • 170次觀看
玉兒 • 30次觀看
玉兒 • 80次觀看
玉兒 • 60次觀看
玉兒 • 30次觀看
玉兒 • 30次觀看
玉兒 • 0次觀看
玉兒 • 20次觀看
玉兒 • 100次觀看
玉兒 • 40次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