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真,不要太在意你的孩子

2024-06-15     玉兒     反饋

養育孩子,我們提倡父母給予孩子「無條件的愛」。 這是一種不計較得失、不要求回報的關愛與支持—— 它可以讓孩子與父母的關係回歸純粹,讓孩子在成長中更自由地發展自己。 然而,很多父母在養育過程中,卻容易將它實施為「無底線的愛」: 竭盡所能地回應孩子的需求,滿足孩子的一切要求,給予孩子最好的東西。 結果不僅消耗了自己,還阻礙了孩子成長,嚴重時可能還會形成「創傷」。 我的來訪者萍萍,就是一個在母親過度溺愛下成長起來的孩子。

半年前,萍萍跟丈夫離婚,情緒陷入抑鬱,無法正常工作。 基於此,她來到諮詢室尋求幫助。 然而在諮詢中,談及離婚經過,萍萍卻很少提及前夫。 更多時候,她是在控訴母親。 比如她會抱怨—— 當初結婚時,母親沒有替她好好把關,導致她所託非人; 跟前夫鬧矛盾時,母親沒有出面教育前夫,令她受委屈; 跟前夫離婚時,母親沒有盡力幫她爭取權益,令她吃虧......

聽到她這一系列對母親的控訴,我第一時間產生兩個困惑: 這到底是她的婚姻,還是母親的婚姻? 為什麼她婚姻不幸,要由母親來負責?

後來隨著諮詢深入,我逐漸了解到: 這樣一種「母親過度負責」的模式,一直貫穿在萍萍的婚姻中。 萍萍結婚時,買房首付不夠,母親主動拿出積蓄支持。 婚後萍萍工作忙,母親專門從老家過來照顧飲食起居。 有一年春節,萍萍跟丈夫商量好一起去公公婆婆家過年。 臨出發前,她跟丈夫吵架鬧矛盾,丈夫扔下她獨自回了老家。 當時母親已經買了車票準備回鄉下,但因放心不下萍萍,便臨時退了票,陪萍萍在城裡過年。 從現實層面來講,這是一位體貼入微的母親,在竭盡所能地幫扶著女兒。 但母親一味的幫扶和犧牲,並未換來萍萍的感恩,反而遭致諸多埋怨: 「如果她當初不給錢,我就不會那麼快結婚,就不用遭受那麼多煩惱了。」 「如果她不過來照顧,我就可以自己學做飯,就不會被丈夫嫌棄無能了。」 「……」 聽到這裡,我逐漸理解: 在萍萍的婚姻問題上,母親不是做得不夠,而是做得太多了,無形中剝奪了萍萍自我成長的機會。 那萍萍為什麼會對母親有如此強烈的憤怒呢? 那是因為—— 母親的過度負責,導致萍萍無法為自己負責,需要通過歸咎母親為自己的挫敗找出口。 這,就是一個在母親過度保護下,孩子既無法自我成長,也無法自我負責的經典案例。

反觀現實生活,類似萍萍這樣被過度溺愛的孩子,不在少數。 在成長中—— 他們只要發出一個需求和願望,養育者就會竭盡全力地給予滿足,甚至不惜犧牲自己去成全他們。 但這樣一種無底線的愛,卻很容易給孩子造成「溺愛的創傷」。 如此長大後,他們往往會發展出一個慣性:無法為自己的行為後果負責,遇事喜歡歸罪他人。 就像萍萍,她無力直面婚姻的矛盾,無法接受自己婚姻失敗的事實,將一切責任歸咎於母親。 這半年來,隨著諮詢關係的深入,萍萍逐漸對我產生了「移情」—— 將她對母親的情感期待轉移到我身上,不斷復現她與母親的關係模式。 有一回—— 她睡過頭了,錯過了諮詢。 按照合約規定,這種情況費用需要照付。 萍萍對此非常抗拒,猛烈地攻擊我: 埋怨我不體諒她每晚通宵加班,責備我沒有提前1小時電話提醒她…… 總之她一直找各種理由證明:她缺席了,是我的錯,我應該為此負責。 還有一回—— 她為了快速走出離婚的陰影,狂熱地追求一名男子。 但對方並不喜歡她,委婉地拒絕了幾次後,直接不回她信息了。 萍萍對此很受挫,在諮詢室里她又一次對我發飆了: 控訴我不專業,不盡職,不能幫助她促成戀情圓滿……

說實話,面對著她這一系列控訴,我內心本能燃起一股衝動—— 很想站起來跟她辯駁,理清彼此的關係責任。 但身為一名諮詢師,我不能這樣做。 後來萍萍罵累了,詞窮了,逐漸消停了下來。 沉默半晌,我緩緩開了口: 我知道,被拒絕的滋味不好受,你此刻內心很痛苦。 你希望我像一名『全能母親』那樣,事事護你周全,讓你免遭痛苦與挫折。 我確實沒能做到這一點,讓你失望了。

萍萍沒有理會我,蜷縮著身子在沙發上抽泣了起來。 那一刻,看著眼前的她,我恍惚有一種感覺: 這不是一名30多歲的成年女性,而是一個弱不經風的嬰兒。

嬰兒,是需要成長的。 那具體要如何成長呢? 精神分析師瑪格麗特·馬勒,通過數十年對母嬰關係的研究觀察,將0-3歲的嬰幼兒的心理發展劃分為三個時期: 自閉期(0-2個月); 共生期(2-6個月); 個體化分離時期(6-36個月)。 在前兩個時期—— 嬰兒不具備基本的自理能力,吃喝拉撒全部依靠媽媽予以滿足。 當媽媽無微不至地照顧著孩子,回應孩子需求時,會給孩子形成一種感覺: 媽媽是我的一部分,我的需求就是媽媽的需求。 而到了第三個時期—— 隨著孩子逐漸長大,媽媽不再把全部精力放在孩子身上,而是撤回一部分精力去做自己的事情。 這時分離就產生了,孩子的成長也就開始了。 因為當媽媽把精力從孩子身上撤回,無法做到時刻回應孩子的需求時, 孩子便不得不主動發出信號,爭取需求的滿足。 比如孩子餓了,媽媽沒有及時把食物送過來,孩子便開始哭鬧; 當媽媽聽到孩子哭鬧,將食物送到孩子嘴裡,孩子停止了哭鬧。 這個過程,孩子會經歷一定的分離恐懼,並開始意識到: 我是我,媽媽是媽媽,我們是不同的個體。 而當食物終於送到嘴裡時,孩子會重新獲得安全與滿足,並逐漸學會適應延遲滿足。

當然還可能會出現另一種情況—— 孩子遭遇挫折了,也發出信號了,需求依然得不到滿足。 比如孩子想嘗試站起來,力氣不夠屢屢跌倒,他哭鬧著尋求幫助,媽媽卻沒有及時趕來。 求助無門之際,孩子一開始可能會放棄,但隨著後期心智的發展,他會嘗試自己想辦法: 扶著桌椅等物品,通過借力讓自己站起來。 這個過程,孩子會經歷一定的挫敗體驗,並開始意識到: 媽媽不是隨叫隨到的,我有時是得靠自己的。 而當憑藉自己能力站起來時,孩子會獲得極大的成就的滿足,並由此形成自我效能感。 成長,往往就是在這時候產生的,它離不開媽媽的放手,也離不開孩子的探索與覺悟。 而前文案例中萍萍母親的問題在於: 她太在意孩子的需求了,一直把萍萍當作6個月的嬰兒一樣全方位地呵護著; 卻無形中剝奪了萍萍自我成長的權利,導致她一直依賴著母親,無法自我負責。

這既是對母親自身的消耗,也是對女兒成長的傷害,著實是一件得不償失的事情。

所以在育兒過程中,當父母的,不用太在意你的孩子。 當然這裡所說的不在意,不是指對孩子不聞不問,不管不顧; 而是指:盡力做到自己能做的部分,其它的交給孩子自由成長。 前段時間,我採訪了一位創業公司的CEO娜娜。 她是一名獨立、自信且能幹的95後女性,成就超越了很多同齡人。 聊及小時候的成長經歷,娜娜父母的做法,就很值得我們參考借鑑。 娜娜告訴我:她的成長,是從一次次對父母「失望」開始的。 娜娜的父母均是農民,文化程度不高,經濟條件一般。 成長中,父母雖然會在能力範圍內給予娜娜關心、幫助和指引, 但由於能力的局限,他們很多時候是無法全然滿足娜娜需求的。 就拿學習這件事來說—— 小學期間,母親一開始還能夠輔導娜娜做功課,後來母親的知識儲備跟不上,導致作業屢屢出錯。 面對娜娜憤怒的埋怨與指責,母親沒有反駁,而是幽幽地回了一句:「對不起,媽媽已經盡力了。」 無奈之下,為了不挨老師的批評,娜娜只能自己默默鑽研,或向鄰居小姐姐求助,攻克作業難題。 通過這個方式,她逐漸擺脫了對母親的依賴,形成了自主學習的能力。

1/2
下一頁
玉兒 • 120次觀看
玉兒 • 150次觀看
玉兒 • 200次觀看
玉兒 • 380次觀看
玉兒 • 30次觀看
玉兒 • 40次觀看
玉兒 • 120次觀看
玉兒 • 90次觀看
玉兒 • 760次觀看
玉兒 • 2K次觀看
玉兒 • 150次觀看
玉兒 • 50次觀看
玉兒 • 120次觀看
玉兒 • 90次觀看
玉兒 • 170次觀看
玉兒 • 30次觀看
玉兒 • 80次觀看
玉兒 • 60次觀看
玉兒 • 30次觀看
玉兒 • 30次觀看
玉兒 • 0次觀看
玉兒 • 20次觀看
玉兒 • 100次觀看
玉兒 • 40次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