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話少了,孩子就好了

2024-06-15     玉兒     反饋

誰能想到,自從上了初二,之前一向優秀上進的兒子竟然開始「擺爛」。 每天的狀態特別消極懶散,老師還跟我說他在學校上課總是心不在焉的,經常走神。 最讓我無法忍受的是,他做功課越來越拖拉磨蹭,經常坐在桌前半天不動筆。 很快,他的學習成績慢慢滑了下來,從前五名排到了第十,然後是十五,二十五…… 這怎麼能行? 我看在眼裡急在心裡,總想著跟他多溝通。 每天不斷提醒他努力,催促他快點寫作業,還搬出各種大道理。 他一開始還能應付幾句,到後來直接對我愛答不理。 結果自然是半分效果都沒有,兒子的期中考試成績那真是一個慘不忍睹。 那天晚上,兒子吃完飯一直坐在那玩手機。 我本來不想說他,但隨著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 我實在忍不住了,怒氣沖沖地衝過去大吼: 「都幾點了,還在看手機,你就不能自覺點嗎?」 沒想到,兒子愣了一下,滿臉不耐煩地說:「不用你管!我樂意!」 說完用力把我推出了臥室。 只剩下我一臉懵逼地待在原地。 我怎麼也想不明白,從前那個對我言聽計從、自律勤奮的孩子,怎麼變成了這樣?

百般苦惱之下,我偶然看到心理諮詢師黃仕明教授的一段話: 「很多時候,孩子有問題,不是因為父母溝通太少,而是因為『溝通』太多 如果父母總是盯著孩子不放,天天喋喋不休,挑孩子的毛病,只會引起孩子的反感。」 一語點醒夢中人。 原來兒子現在的「擺爛」局面,不是因為我跟他的溝通少,而恰恰是因為太多了。

父母話越多 親子關係越緊張 百家講壇的主講人趙玉平講過一個故事: 有天,一位當媽的朋友忽然給他打電話,上來就是哭訴: 「趙老師,這日子沒法過了!」 原來,某天她在家裡打掃衛生,看到寫作業的兒子從房間去客廳倒水,她就順嘴問了一句: 「作業寫完了嗎?」 沒想到兒子聽到立馬炸了: 「問問問,問什麼問,一天到晚就知道問!再問我不寫了,你少管我!」 說完,他就回到屋裡,「砰」的一聲把門關上了。 這位母親瞬間懵了,她百思不得其解,自己就隨口一問,兒子怎麼火氣這麼大。 趙玉平找這個男孩談心,才知道,這個媽媽每天都會催著他學習,甚至一天問好幾遍。 每次問他作業寫完沒,他回答寫完了的時候,媽媽就開始嘮叨: 「寫完了還在沙發上發獃?還不抓緊時間去做做習題,背背單詞! 你這破學習態度,每次都是推一推動一動,我跟你爸辛辛苦苦在外面掙錢,你就這個德性,你對得起誰啊?」 但如果他回答沒寫完,媽媽又開始指責: ‍ 「沒寫完,沒寫完還不抓緊時間去寫?就這破學習態度,你對得起誰啊?」 所以,在她長期的說教嘮叨之下,這個男孩的情緒早就瀕臨崩潰。 兩者的親子關係就像一根脆弱而緊繃的弦,一碰就會斷。

心理學上有一個詞,叫做「超限效應」。 指的是因為刺激過多、過強和作用時間過久而引起心理極不耐煩或反抗的心理現象。 尤其到了青春期,孩子對於「我」的概念越來越強烈,渴望獨立和自由。 如果家長還是反覆嘮叨、肆意指責,孩子積壓已久的情緒就會爆發出來,出現各種「叛逆」的行為。 回想起來,其實一切早在初一開始就有了端倪。 那會兒子因為剛上初中,很多科目比以前難度要高,加上學業繁忙,需要好好適應。 但我完全沒有體諒兒子的難處,還動不動在一旁叨叨: 「好好努力知道嗎?媽媽每天上班賺錢供你上學不容易。」 兒子一旦成績下降,我上來就是一通指責: 「這麼簡單的題還能錯?你到底長沒長腦子?」 「你看看人家,再看看你,好好跟人家學學。」 想到這裡,我後悔不已。 原來,正是我的嘮叨和指責—— 讓兒子產生了牴觸感,不願意跟我溝通,最後只能用擺爛、沉默來抗議。

父母話越多 孩子越差勁 杭州師範大學附屬醫院青少年心理健康門診接診過這樣一對母子。 兒子上初二,學校功課本來就特別緊張,可媽媽還是給兒子安排了不少補課班。 不僅如此,她還天天在家裡耳提面命,不停催促兒子學習。 不到一學期,不堪重負的兒子終於「崩潰」了: 他開始厭學,每天待在家裡打遊戲,只要父母提到和上學有關的字眼,就大喊大叫扔東西。 無奈之下,媽媽只好帶他來看心理醫生。 整個醫生問診的過程,依舊是媽媽在說個不停: 「我兒子以前很乖,我們關係也很好。」 可被問及兒子會不會主動講述在學習中遇到的困難時,媽媽愣住了。 因為兒子從來沒有跟她提起過。

於是,方醫生一針見血指出: 很多類似的家庭里,父母的聲音和學習要求等慾望總是壓過孩子自身。 一旦孩子表達與自己不同的想法,父母就會用發脾氣或者嘮叨的方式來「鎮壓」,久而久之,孩子就不想或者不敢發聲了。 哪怕他真正遇到了學習的困難,內心也沒有力量來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只能一味地承擔和忍受,直到堅持不下去,對學校產生恐懼和逃避心理。 不是孩子不想學習、自甘墮落, 而是在父母密集的嘮叨聲中失去了向上溝通的力量,也喪失了努力上進的動力。 有研究表明,重複的頻率與說服的效果是呈「倒U曲線」。 也就是說,當同一件事被重複的次數多了,孩子反而聽不進去了。 這對母子的情形,真的和我跟兒子的狀態如出一轍。 在兒子成績下降的那段時間,我真是特別焦慮,著急。 我一心以為,我的不斷提醒、不斷催促能讓孩子變得更好。 卻忽視了,我「復讀機」似的教育方式,只會加深他對學習的厭惡。 最後扼殺了他對學習的動力,讓他變得越來越差勁。

你的話少了 孩子自然就好了 看到一個故事,印象深刻: 有位媽媽喉嚨發炎,嗓子啞了說不出話。 這天,兒子放學回來說: 「媽媽,今天老師批評我了,我再也不想去上學了。」 這位媽媽很想批評孩子兩句,可是因為說不出話,只好乾瞪眼。 兒子接著說:

「老師說我的作業是抄同桌的,其實真的沒有,都是我自己寫的,為什麼老師看不到我的努力。」 說著說著兒子委屈地哭了,媽媽沒辦法,只能默默抱了抱兒子。 兒子哭完,突然說了一句:「媽媽謝謝你。」 她愣了一下,兒子又說: 「謝謝你今天聽我說了這麼多話,我一定會繼續努力的。」 故事全程,媽媽沒有說一句話,只是默默傾聽,卻獲得了兒子真心的認可和感激。 當孩子感到自己被接納、被理解,自然願意和父母敞開心扉,也願意發自內心地變好。 很多時候,你的話少了,孩子自然而然就好了。

1/2
下一頁
玉兒 • 120次觀看
玉兒 • 150次觀看
玉兒 • 200次觀看
玉兒 • 380次觀看
玉兒 • 30次觀看
玉兒 • 40次觀看
玉兒 • 120次觀看
玉兒 • 90次觀看
玉兒 • 760次觀看
玉兒 • 2K次觀看
玉兒 • 150次觀看
玉兒 • 50次觀看
玉兒 • 120次觀看
玉兒 • 90次觀看
玉兒 • 170次觀看
玉兒 • 30次觀看
玉兒 • 80次觀看
玉兒 • 60次觀看
玉兒 • 30次觀看
玉兒 • 30次觀看
玉兒 • 0次觀看
玉兒 • 20次觀看
玉兒 • 100次觀看
玉兒 • 40次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