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孩子說話為什麼總是三請四催還不動?這幾種原因家長們要知曉

2024-06-20     玉兒     反饋

昨天,遇到跑了二、三十多公里配電視遙控器的鄰居,本來配遙控器並非什麼稀奇的事情,想想我們自己也曾是丟三落四的馬虎性格,不過鄰居家的遙控器並非是丟失,而是被故意扔進了垃圾桶。

怎麼回事呢?原來鄰居家的兒子看電視的時候太著迷了,每次都是三請四催還不動的磨蹭勁激發教育大戰,為了在兒子面前樹立威嚴鄰居口頭警告兒子「你再不動,我就把遙控器扔進垃圾桶讓你再也看不上電視」。

本來孩子若妥協了一切都會回歸正常,但三請四催還不動依舊如初的情緒失控下,鄰居生氣地將遙控器扔進垃圾桶並拔掉電源,比較尷尬的是鄰居因為太生氣事後忘記將遙控器從垃圾桶里撿起來,所以就形成了要奔波二、三十多公里配電視遙控器的多事之舉。

實際上,生活中和孩子說話總是三請四催還不動的情況在教育里很是常見,這也是他們有了自己的需求、自己的想法和主見的獨立表現,想要改善孩子那三請四催還不動的情況,家長一定要了解孩子從根本問題上找原因,而不是只顧生氣地批評抱怨、威脅或責罵。

那麼,總是三請四催還不動的孩子都是受哪些原因影響呢?家長們不妨從以下原因里對號入座嘗試一下:

1、孩子的專注力太強

每一個人遇到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時他們的專注力都會發揮到極點,如果孩子看電視的時候專注力太強他們所表現的就是「屏蔽外界」,面對專注力太強的孩子建議家長最好不要太多干涉。

如果擔心孩子看電視、或做某一件事情太久而疲勞不利於身體健康,建議家長在孩子接受的範圍內製定一個良好的時間計劃表,讓孩子按著時間計劃表去完成、去執行,相信良好的時間規則會引導孩子正確去使用自己的專注力。

2、消極溝通傷孩子自尊心

當家長和孩子說話總是三請四催還不動的時候,很多家長都習慣無意識地批評、責罵或教訓孩子,比如以下三種消極溝通:

1)一天到晚就知道玩、看電視,我和你爸一天為了你好好學習容易嗎-指責

2)你今天已經看了30分鐘電視、現在必須要關電視歇歇眼睛-命令

3)如果你不關電視、以後就禁止你再看動畫片-威脅

和孩子溝通很多家長為了能夠給孩子樹立威嚴,通常都使用比較強硬的高位置態度說話,實際上這樣的溝通方式很容易造成孩子的心理創傷,也會造成孩子原則缺乏的獨立性影響,而過分管束也往往會忽略孩子的本性,讓孩子感覺到疲憊而喪失溝通的意願。

也就是說,當我們和孩子說話他們總是三請四催還不動的時候要改善自己說話的方式,家長可以說一些孩子感興趣的話題,比如和孩子計劃看完電視要做什麼的未知計劃作為吸引力,也可以和孩子聊聊正在看到的電視畫面,通過溝通和興趣相投改變孩子的三請四催還不動的磨蹭狀態。

3、家長和孩子的溝通不在狀態

和孩子說話總是三請四催還不動的情況,除了孩子的專注力太強,或家長消極溝通傷害了孩子的自尊心之外,還有一種情況是家長和孩子溝通的時候不在狀態,教育孩子它就像是風水一般隱藏玄機,育兒大道理誰聽了都可以懂但是真正做起來卻非常困難,真正有效的育兒方式是適合家長自己、更適合孩子聽了有反應的契合。

真正有效的育兒溝通,是家長和孩子在溝通的時候一定要以尊重為交流技巧,生活中有很多家長在批評孩子看電視太沉迷的時候,家長自己玩手機的音量大聲、眼睛和心思也都在手機螢幕上,這對於孩子來說是不公平也是非常迷茫的,孩子的內心也很容易窒息抗拒的吶喊聲「為什么爸爸媽媽可以隨便玩手機、我不可以看電視時間太長?」。

孩子每一次心服口服地聽從父母的建議都有一份「服氣」影響著,如果家長自己都不能做好以身作則、滿身的生活壞習慣,又怎能憑几句教育道理就改變孩子的態度呢?孩子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主見是好事,這說明孩子在為了自己的主見而堅持努力著,如果家長能夠將孩子這份堅持毅力用在正途上,相信孩子的成長、學習包括未來都有屬於自己的精彩表演。

想要引導孩子將看電視的堅持毅力用在正途上,家長平時一定要做好以身作則的準備和影響,比如制定一份計劃表去實行,也可以在孩子看電視非常入迷的時候在一旁做一些積極向上的事情,比如看書閱讀、用筆記記錄今天發生的趣事,在父母積極引導下家長的每一份津津樂道、每一句私語都會引起孩子的興趣,從而達到轉移視線、直到走向對孩子有利的視線歸途!

玉兒 • 120次觀看
玉兒 • 150次觀看
玉兒 • 200次觀看
玉兒 • 380次觀看
玉兒 • 30次觀看
玉兒 • 40次觀看
玉兒 • 120次觀看
玉兒 • 90次觀看
玉兒 • 760次觀看
玉兒 • 2K次觀看
玉兒 • 150次觀看
玉兒 • 50次觀看
玉兒 • 120次觀看
玉兒 • 90次觀看
玉兒 • 170次觀看
玉兒 • 30次觀看
玉兒 • 80次觀看
玉兒 • 60次觀看
玉兒 • 30次觀看
玉兒 • 30次觀看
玉兒 • 0次觀看
玉兒 • 20次觀看
玉兒 • 100次觀看
玉兒 • 40次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