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不幸離世,有人被送進重症監護室。

死神到來的一刻,坐在后座的海媛像往常一樣,伸出雙手擁住了前座的善海,為愛人保住一絲生機,而海媛緊扣的雙手卻因屍僵難以分離,
當生與死的真相揭曉,善海終於意識到黑暗中的同居者是誰……
她泣不成聲,哭喊著愛人的名字。
是惠媛啊,是說好了要一起同居,開始新的人生的惠媛姐啊。
惠媛一次次讓屋子斷電,其實是為了讓善海去小巷盡頭的照明商店。
因為像善海這樣徘徊在陰陽兩界的「未亡人」,需要靠著自己的求生意志,在照明商店這個陰陽交界處拿到自己的燈泡,才能返回人間。

回過頭來看,惠媛最恐怖的「不斷生長」的設定,其實源自最純粹也最強大的愛意。
她在車禍發生的那刻張開身軀與雙手,用自己的生命保護愛人。
這種強烈的意願釀出執念,才讓成為幽魂的她身軀不斷變大。
《照明商店》中,類似的故事還有很多,愛情、親情、友情被描繪出不同的形狀,卻無一例外地扎心。
前面說的指甲反著長的女子,一眼看上去,像是恐怖片里典型的「怨氣女鬼」。
她有個縫人的操作,嚇出我一身冷汗。
眼鏡男把她帶回家後失去了意識,她掏出工具,大開大合地縫著眼鏡男的身體。

別的恐怖片里這眼鏡男可以死兩千回了,但……《照明商店》中,縫人是真的為了救人。
原來,眼鏡男也曾是車上的乘客,車禍發生後,他的腰被鐵桿壓斷。
深愛他的女友得知他的「死訊」後決定殉情,卻在最後一刻得知男人一息尚存,她後悔了。
然而,即使把指甲都摳落了,女友還是沒能自救。
成為鬼魂的女孩,決定用有限的時間去救活徘徊在陰陽兩界的愛人。
眼鏡男一次次身體斷裂(物理),她便一次次將他縫補完整。
女孩奮力的一針一線,轉換成現實中重症監護室的一聲聲心跳。

可惜的是,所有在那裡相遇的「有緣人」都認出了彼此,獨獨眼鏡男忘記了縫補他的女友。
是感情不夠深,還是男人已然決定踏上新的人生旅程?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答案。
這也是我喜歡《照明商店》的一點——沒有誇大感情的力量,也不只謳歌人性的亮面。
有很多細節,回首格外唏噓。

也有一些伏筆,埋得越深,化作的「刀」便捅得越深。
比如照明商店的老闆。
他為何會成為陰陽兩界的擺渡人?

幾十年後,當他看著賢珠媽媽為了救女兒不斷懇求著燈泡,又為什麼淚如雨下?

一塊糖,勾聯兩世記憶,三代親情。
無需一句台詞,就把人心都揉碎了。
以恐怖為手法,以溫情為底色,每個驚悚故事拆開來都是一則情緒飽滿的人間故事。
韓劇一貫擅長煽情,但必須承認,自洽的劇本配合好表演真的很難讓人不哭。
除了催淚,《照明商店》更多的是通過搭建陰陽互通的世界觀來傳遞一種釋懷的生死觀,讓我們構建同理心,學會告別,渡己渡人。
我很喜歡善海與海媛的故事結局——
得知真相的善海最終選擇摔掉自己的燈泡,回到海媛姐的身邊。
現實生活中,親友因善海的死亡而難過,但對善海來說,即便是陰間,只要有愛人在的地方,就是值得活下去的人間。

嗑到恐怖片里的純愛cp了!
這個收尾模糊了HE與BE的界限,也在提醒我們,有時不必簡單地用生死來界定悲喜。
也許,死亡不是悲劇,而是我們都要面對的終點站。
正視死亡,才能幫助我們更好地學會活。
看多了離去的故事,我們更不應忘懷那些在生命中留下痕跡的人。
珍惜身邊人,珍惜自己,珍惜此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