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靜的太平間。
似乎嫌氣氛太過壓抑,遺體率先開口,和入殮師聊了起來:
「我,死了嗎……?」

按照常規套路,此時入殮師會被嚇到失聲尖叫。
但沒想到,他淡定安撫死者情緒,緩緩將她推入焚屍爐,溫柔說著:「你很快就會去到更明亮的地方。」
遺體接受現實,入殮師鄭重目送,一人一屍共同完成了一場小小的告別儀式。

模糊生與死的界限,搭建生者與死者的情感之橋。
有點恐怖,但莫名治癒。
這很——

韓劇《照明商店》改編自姜草同名韓漫,去年的爆款韓劇《超異能族》同樣出自姜草之手。
與《超異能族》不同,《照明》漫畫以強情緒、強反轉小小出圈,但故事更難拍——人物眾多,碎片化敘事,謎底都留到了後面。
因此,韓劇 豆瓣開分7.6分,險些被抬走。
但隨著線索收束,謎底揭開,評分最終在一片「好哭」的評論中飆到8.5。
無意拉踩,論人物塑造、線索鋪陳乃至演員表演,韓劇版都吊打國內翻拍的同名電影版。
有意思的是,我倒挺喜歡鋪墊的前四集。
驚悚氛圍拉滿,很有種娓娓道來的怪談風味,畢竟——
有「鬼」,它是真敢拍啊!
高
能
預
警
膽小的捂好心臟,先來看幾個陰氣森森的都市傳說——
反長指甲的女人。
公交站台,拖著行李箱的長衣女子久久獨自坐著。
連續三天,眼鏡男從末班車上下來都看到這個孤單的女人。
男人好心提出幫忙,女人卻表示想跟他回家,眼鏡男真就心大地答應了……
回到家後,他才發現:女人的指甲竟然長在手心那側!一個不留神,她從行李箱中掏出銳器……

不斷生長的女人。
雨夜小巷,女學生看到一個女人淋著雨走路。
又一個作死的好心,學生上前為她撐傘,兩人並排前行。
然而……每走幾步路,女人的頭髮就變長一截,身形也同步變大,目測接近三米。
一張慘白的臉俯視著女學生,這是鬼還是怪物?

愛「開黑」的同居人。
同樣的小巷,女編劇善海剛搬到這裡。
新房子總是鬧停電,下水道里總會出現一團團長發,而善海明明是短髮。
這房子不對勁!
果然,一個高大女子的身影顯形,默默注視著善海。
這是那個「不斷生長的女人」麼?停電是因為這位不請自來的「同居者」要躲藏在黑暗之中?

為「鬼」撐傘的女學生叫賢珠,夜夜經過這條幽暗的小巷。
母親叮囑她,每晚都要去巷子盡頭的照明商店買一個燈泡。
一來二去,賢珠和戴墨鏡的老闆成了熟人,老闆為她剝糖紙,她訴說著小巷裡的怪事。
老闆說,賢珠可能是看見了不該看到的人。

那些人混在正常人當中,但仔細觀察,就會發現些許不同:
有耳朵會漏沙的男人,有身上結著冰霜的男人,有渾身濕透的女人……

其實,賢珠只要多留意一下,就會發現自己的媽媽最近也變得很奇怪——她讓女兒每天去買燈泡,卻又故意搞壞燈泡,像是刻意刁難她。
賢珠對媽媽說話,媽媽卻不回話,只用肢體語言表達想法。
甚至,連賢珠本人也不太對勁。
在學校里她被當成透明人,是被霸凌了,還是根本沒有人看得見她?

人物不少,信息量不小,還把我嚇了一二三四跳。
雖然節奏稍顯鬆弛,但「含鬼量」很好地補足了這點。
問題來了——倘若全員皆鬼,那不就沒人會被嚇到了(除了我)?

事實上,「嚇到」只是一瞬間,感動卻是綿延不絕的。
女編劇善海與「同居者」的故事,就讓我經歷了從捂眼看到淚流滿面的過程。
同居者雖然老是把屋子裡的電斷掉,卻沒有真正威脅到善海的生活。
TA甚至以一種保護者的姿態出現在善海身旁。
善海伏案睡著時,牆上倒映出同居者高大的影子,仿佛俯身擁抱著他。
聽到屋外有人唱著歌走夜路,善海開窗制止,對方卻被嚇倒在地,因為他看見一雙大手正輕輕扶著善海的肩。要不是吃了外形的虧,真的可以看成是守護天使(bushi)......

事實上,善海的生活里,的確曾擁有過這樣形影不離的保護者—— 女友海媛。
兩人是同性伴侶,有著明顯的年齡差。
海媛在意世俗的眼光,對同居的計劃有些擔憂,善海為此失望到破口大罵。

一次吵架後,兩人一前一後上了輛公交車。
海媛坐在善海身後,善海氣得頭也不回。
然而,突如其來的交通事故讓車上所有乘客的命運急轉——
前一秒,他們還懷揣著各自心事前往不同目的地;後一秒就集體等待死亡的審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