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關於飛機安全的問題存在幾個常見誤解。許多人之所以認為飛機不安全,是因為聽聞的空難事故往往伴隨著高乘客死亡率。儘管空中墜毀事故中死亡率接近百分之百,但人們往往忽視了那些緊急迫降或安全返回成功的情況。這種認知偏嚮導致了對飛機安全的誤解。實際上,飛機安全與否,需要用數據來說明:

為什麼客機即使墜毀也不準備降落傘?飛機真的不安全嗎?
這些看似龐大的數字,與交通事故死亡人數相比,我們或許得到不同的結論。2016年,我國發生了864.3萬起交通事故,其中有人員傷亡的為212846起,導致63093人死亡,226430人受傷。全國一年交通事故導致的死亡人數幾乎可以與1964年以來的所有空難遇難人數相媲美。然而,你是否因此覺得日常交通工具不安全呢?

為什麼客機即使墜毀也不準備降落傘?飛機真的不安全嗎?
在確定飛機依然是最為安全的交通方式後,我們來探討為何飛機上沒有配備降落傘。大家可能認為在事故中跳傘可以保全性命,但事實並非如此。

為什麼客機即使墜毀也不準備降落傘?飛機真的不安全嗎?
許多人誤以為跳傘是簡單的事情。事實上,從靜止的平台跳傘並不難,尤其是在無風或微風的條件下。然而,在強風或惡劣天氣中,跳傘則成為一項極高風險的任務,不僅對普通人,即使對專業受訓人員也存在危險。

為什麼客機即使墜毀也不準備降落傘?飛機真的不安全嗎?
早期的飛機速度較慢、高度較低,因此跳傘較為安全。目前的民航客機通常在高亞音速(800公里每小時以上)的速度下飛行,飛行高度介於6000到8000米,這在氣壓變化劇烈的情況下,並不適合跳傘。即使飛機在低高度時即將墜毀,由於速度和不穩定的姿態,跳傘仍是非常不切實際的。

為什麼客機即使墜毀也不準備降落傘?飛機真的不安全嗎?
雖然這種技術可行,但成本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在商業運營的航空公司中,過高的成本和仍然較大的死亡風險讓公司缺乏嘗試的動力。然而,這一設想仍然是值得研究的,畢竟提升安全性是永恆的目標。也許將來會有這樣的技術問世,但目前還未看到類似措施的廣泛應用。至於哪家公司會首先嘗試這樣的技術,有待觀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