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腫瘤專家警告,大便出現3個訊號,是大腸癌!趕快去醫院檢查
隨著現代人的生活節奏加快,加上飲食結構西化,大腸癌已悄然成為台灣十大癌症之一。
尤其是年長者和高風險族群,當身體出現異常信號時,許多人常誤以為只是「小毛病」,特別是便秘、便血等症狀,容易與痔瘡混淆,導致病情被忽視,錯過黃金治療期。
專家提醒:當排便出現3大異常信號時,應提高警覺,及時就醫檢查,避免大腸癌進一步發展!
2/7
一、大腸癌早期的3個排便異常信號
1、便血或黏液血便
便血是大腸癌最典型的早期症狀之一,但它與痔瘡出血類似,容易讓人掉以輕心。
專家指出,若大便中混有黏液和血絲,或出現暗紅色血便時,應特別警惕,這可能是腸道腫瘤導致的異常表現。
尤其是伴隨著大便變細或形狀改變的情況,更需及時就醫檢查。
3/7
2、排便習慣突然改變
若排便習慣在短時間內發生明顯變化,例如: 突然出現便秘,排便困難,且排便時間拉長。
排便次數增加,經常腹瀉,或大便不成形。
這些現象可能是腸道內腫瘤增生,導致腸腔變窄,進而影響排便所致。
3、大便形狀異常
正常情況下,大便應該是粗細均勻、形狀完整的。
但若出現大便變細、有溝槽痕跡,甚至偶爾帶有血絲,這可能是腸道腫瘤壓迫或腸腔狹窄所導致的異常現象。
專家提醒:若發現以上3大異常信號,切勿自行判斷為「痔瘡」或「消化不良」。
應儘快就醫,通過檢查排除癌症的可能性。
4/7
二、如何區分痔瘡與大腸癌?
由於痔瘡與大腸癌的部分症狀相似,許多人容易混淆,以下是兩者的區別:
1、疼痛感不同
痔瘡:患者會感覺肛門周圍疼痛,排便時特別明顯,並伴有刺痛或灼痛感。
大腸癌:疼痛多位於下腹部,會有持續性的下墜感或鈍痛。
2、便血顏色差異
痔瘡:便血顏色鮮紅,多出現在排便結束時,伴隨滴血或噴血現象。
5/7
大腸癌:便血顏色暗紅,血液多與糞便混合,常伴有黏液。
3、大便形狀改變
痔瘡:大便形狀通常正常,不會出現明顯變化。
大腸癌:大便會變細,或出現溝槽狀痕跡,排便時有異物感。
4、排便習慣變化
痔瘡:排便習慣通常不會有太大改變,除非伴隨嚴重便秘。
大腸癌:患者會頻繁出現便意,排便次數增加,但每次排便量少,且有排不幹凈的感覺。
三、早期檢查與預防大腸癌的方法
1、便潛血檢測
這是一種無創性的初步篩查方法,通過檢測大便中是否有微量的血液來判斷腸道是否存在問題。
若檢查結果呈陽性,應進一步進行腸鏡檢查。
2、結腸鏡檢查
對於高危人群(如有大腸癌家族史、慢性腸炎病史、息肉病史等),定期進行結腸鏡檢查至關重要。
腸鏡能直觀地觀察腸道內部,發現早期病變或息肉,並及時處理,預防癌症進一步發展。
6/7
3、健康飲食與生活習慣
多吃高纖維食物:如綠葉蔬菜、全穀類、根莖類,促進腸道蠕動,預防便秘。
少吃紅肉與加工食品:加工肉品、煙燻食物含有致癌物質,應減少攝取。
保持運動習慣:每天走路或運動30分鐘,有助於改善腸道健康。
戒煙限酒:長期抽煙或酗酒是大腸癌的重要誘因,應避免過度飲酒。
四、如何降低大腸癌風險?
遠離癌症的六個妙招
1、每天走路1小時:研究顯示,每天散步一小時,可降低患大腸癌的風險達50%。
7/7
2、定時通風換氣:裝修污染易誘發癌症,建議每天開窗通風30分鐘以上。
3、適度日曬:每天曬太陽15分鐘,有助於補充維生素D,預防癌症。
4、吃蔥蒜類食物:大蒜中含有抗癌成分,能有效降低胃癌與大腸癌風險。
5、適量飲用綠茶:綠茶中富含抗氧化物,能降低癌症風險。
6、保持良好作息:避免熬夜,規律作息,有助於增強免疫力,降低癌症風險。
五、結語:早發現早治療,守護健康人生 大腸癌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忽略身體發出的警訊。
專家強調:「排便異常是大腸癌的重要徵兆,千萬不要輕忽!」
如果您出現便血、排便習慣改變或大便形狀異常等情況,應及時就醫,進行全面檢查,早發現、早治療,才能有效降低癌症風險。
無論是高風險族群還是普通民眾,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定期篩查,都是遠離大腸癌的關鍵。
最後提醒大家,守護腸道健康,從關注排便開始,讓我們一起養成良好的習慣,遠離癌症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