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臨近過年了,親朋好友陸續從各地趕回家中,許久未見的朋友,匯聚在一起,有聊不完的話題。
俗話說:「人與類聚,物以群分。
」
選擇有本事的人呆在一起,你才能學到東西,日子才會越過越好。
因此,在過年期間,選擇優秀的人社交,是非常有必要的。
畢竟,優秀的圈子才讓你成長的更快。
那些混得普普通通,沒啥本事的人,減少與他們的社交。
一般沒本事的人,都有以下幾個通病,一看便知。

1、說來年,使勁計劃。
過年聚會的時候,親朋好友之間都會聊聊天,談談各自發生的趣事。
有些人 ,胸有大志,跟親朋好友不斷地述說明年的計劃,說自己要干多少件大事,明年掙多少錢。
話說得特別圓滿,越容易打臉。
有些人,計劃滿滿,熱情膨脹,卻干說不幹,有再多的計劃也沒有用。
要不然做事三分鐘熱度,今天做廚師,明天去廠里擰螺絲,後天擺地攤,沒一件事情能做成功。
還有些人說自己,過完年要去哪個大城市工作,元宵節都過完了,也不見他出門。
很多人,明明有很多計劃,卻從來不去實施,一點改變都沒有。
這樣的人,只會說來年,使勁計劃事情,卻干說不做,最後還是一事無成。
真正有本事的人,早就學會悶聲發大財。
他早在年前就計劃好自己,來年要幹什麼,但不會把自己的計劃告訴別人。
畢竟,有些計劃一旦說出去,就會成為大家都知曉的秘密。
若是不能完成,豈不是讓別人笑話自己。

2、談過去的事情,使勁顯擺。
有些人外出打工,過年期間把自己打扮光鮮亮麗,還帶回不少的存款。
也有一些人開著車回來,給家人和朋友都帶了很多禮物。
剛開始,你會很羨慕這樣的人,覺得他們混得有出息,禮物大包小包的拎回家,打扮也很時髦。
等你慢慢接觸這些人,你會發現他們有一個特點:「死要面子活受罪。
」
有些人在外面明明混得不好。
過年了,為了讓村裡人羨慕自己,就刷信用卡買名牌衣服、包包、鞋子,把自己打扮的光鮮亮麗。
就是為了讓親朋好友誇獎自己有出息。
為了面子不停地裝闊,無疑是高消費,卻沒有帶來高質量的生活。
過年期間,若我們看到一些人光鮮亮麗,不要羨慕他們。
有可能他們負債纍纍,欠了很多外債。
還有一種人,很愛吹捧自己,偶爾拿了一兩次高工資,就不斷地說自己很厲害。
以為自己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也有人,無中生有,把別人的奮鬥歷史,說成是自己的歷史。
其實,人越缺什麼,就愛炫耀什麼。
你越是想盡辦法告訴別人,你混得有多好,往往你混得都不怎麼樣。
越是有本事的人,越懂得低調,因為他怕別人找自己借錢。
你借也不是,不借也不是,特別的尷尬。
混得好的人,把過去的苦也會藏起來,習慣了冷暖自知。
而不是使勁顯擺,一直談過去的事情。

3、走親戚,使勁大方。
小時候,我家裡特別窮,家裡養了一隻老母雞。
老母雞下的蛋,母親不捨得煮來給我當早餐。
過年期間,卻把家裡所有的雞蛋帶給親戚。
那時候我搞不懂,為什麼家裡那麼窮,都沒菜吃了,母親還願意把家裡的雞蛋送給親戚。
長大後我才發現,原來都是為了面子。
母親怕自己兩手空空去舅舅家丟臉,寧願帶雞蛋過去,也不願被說。
早在之前就有這樣的現象,何況現在呢?
我認識一個朋友,他去年大部分一直處在待業的狀態,一年才工作兩三個月,壓根就沒有存到錢。
過年的時候,他給了長輩一人五百元,沒錢也在裝闊。
而且這些錢還是借來的。
為了面子,拿著借來的錢隨禮,這不是死要面子活受罪嗎?
看到朋友這樣,不禁讓我陷入了思考。
過年的花銷原本就很大,平時工作好不容易有點積蓄,若你不省一點花,過年期間錢基本都花完了。
真正聰明的人,從來不會為了面子,借錢給長輩。
而是對照實際需求去串門,注重價值交換。

結語:
過年了,我們沒必要為了面子裝闊,有什麼樣的能力過什麼樣的生活。
我們不要活成別人羨慕的樣子,而是知足常樂。
生活是自己的,與別人無關。
你過得好不好,都是自己的事情,和外面的親戚朋友,沒有啥關係。
有錢就把生活過好點,沒錢就把心情過好,沒什麼大不了的。
學會做深藏不露的人,有錢慢慢花,有事慢慢做。
過年期間,有以上這3個不好的通病,趕緊改掉,學會省錢,而不是為了面子亂花錢。
友友們,覺得我說的有道理嗎?
歡迎評論區留言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