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追求「永恆」的夢想驅動下,養生保健品熱銷不衰。
然而,早前有研究指出,你能活多久都是由基因遺傳決定的,仿佛出生時便已寫好了「生命時長」。
難道,這既定的命運,我們真就束手無策,無法改寫了嗎?

一、人的壽命一出生就被決定好了?
早前有學者對蘇格蘭的野生綿羊進行過觀察發現,綿羊壽命與端粒長短有關係,但和端粒是否完好沒有關係。而端粒的長短取決於基因遺傳,科學家們將結果類比到人類身上,認為我們的壽命可能在剛出生時就註定了。
端粒是細胞染色體末端的一小段由DNA、蛋白質組成的結構,它在細胞末端如帽子一般保護染色體完整性,還可以控制人體細胞的分裂周期。
現代分子生物學研究發現,身體每一次的細胞分裂都伴隨染色體複製,在染色體複製時會損失一部分端粒。隨著細胞分裂次數的增加,端粒會變得越來越短,當端粒短到細胞無法正常分裂時,細胞就會逐漸凋亡。

現在科學界的主流觀點認為,端粒長度與細胞衰老和死亡進程有直接相關性,可決定人類的壽命。
二、每25人就有1人中招「短命基因」
《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發表過一項研究,研究人員系統性地評估了壽命與基因之間的相關性,結果發現攜帶「短命基因」的人群比例達到1/25。
也就是說,每25個人里就有一個人壽命比別人短,這類人群相較於未攜帶的,壽命會縮短3年。其中,約有10%的攜帶者會在69歲之前死亡、10%在73歲前死亡。

圖源自網絡
下述的幾種疾病,與基因之間存在很大相關性,會嚴重影響人的壽命長短。
1、阿爾茨海默症
該病主要發生在老年群體身上,主要表現為進行性認知功能下降以及行為損害的中樞神經系統退行性改變。研究發現,阿爾茲海默症60~80%的風險由遺傳因素解釋。

2、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
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多是由染色體遺傳、19號染色體缺陷所致,與「短壽基因」也有明顯相關性。攜帶基因缺陷的人身體無法正常清除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導致水平上升,發生動脈硬化等疾病的風險會顯著增加。
3、遺傳性乳腺癌和卵巢癌
攜帶BRCA1基因缺陷的人罹患乳腺癌、卵巢癌的風險較普通人會增加許多,知名女星安吉麗娜·朱莉就曾被查出存在基因缺陷,於是她進行了雙側乳腺切除以及預防性卵巢癌切除術。

三、有這4個習慣的人,或可抵消「短壽基因」影響!
一個人是否長壽,真的全靠基因決定嗎?事實並非如此,世衛組織發布的聲明稱生活方式是影響壽命的主要因素,占比達到了60%。
BMJ期刊上發表的一項由浙江大學研究團隊進行的研究發現,堅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或能抵消短壽基因60%的影響。
該研究對35萬餘名歐洲血統的成年人進行了調查,分析遺傳、生活方式與壽命之間的相關性,並進行了13年的隨訪。
在所有受試者中,長壽基因的占比20.1%、中等的占比60.1%、短壽的占比19.8%,良好生活方式占比23.1%、中等的占比55.6%、不良生活方式占比21.3%。
通過對比發現,短壽基因的受試者相較於長壽的死亡風險會增加21%;不良生活方式相較於良好生活方式的,死亡風險會增加78%。

更為重要的是,研究人員發現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可抵消62%短壽基因帶來的影響。具體來看,擁有短壽基因的人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相較於生活習慣不良的,在40歲時預期壽命可延長5.2年。
那具體是哪些生活方式呢?
1、飲食健康
飲食上要注意多吃新鮮的果蔬、每周保持1~6天攝入紅肉、≥4天攝入豆製品以及每周至少一天的水產品。
建議每日攝入蔬菜500g、水果200~350g、豆類25g,每周攝入禽畜肉300~500g、魚類280~525g。
2、不要吸煙
吸煙會增加癌症、心腦血管疾病以及肺部疾病等多種疾病的發生風險,會顯著縮短壽命。只要戒煙就可減少對身體的傷害,任何年齡段的人都要儘早戒煙。
3、定期運動
《肥胖》期刊上發表的研究指出,一天內最佳的運動時間是下午6點後,這個階段運動對降血糖好處最大。注意運動要長期堅持,保持每天至少30分鐘的運動,每周不少於5次。
4、睡眠充足
每天要保持有7~8小時的睡眠時間,要保持早睡早起,不要熬夜。睡前可以適當泡腳、聽聽歌,對放鬆情緒、促進睡眠有好處。

長壽雖然與基因之間存在一定的關係,但並不是說明擁有短壽基因的人一定活不長,日常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即可抵消風險,重要的是要長期堅持!
參考資料:
[1] 《人類能不能長生不老?壽命的極限會在哪?》. 中國科普博覽 .2024-09-13
[2] 《壽命「賭局」也能「出老千」!新英格蘭醫學雜誌重磅首發:「短壽基因」攜帶者占比高達4%,可防可控可干預》.源因健康 .2023-11-10
[3] 《追蹤45萬人發現,擁有這5種生活方式的人更長壽!》. 科普中國 .2023-08-03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