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服太多,卻總覺得沒得穿?也許你只是還沒開始整理內心

2025-04-08     玉兒     反饋

分區不是單純為了塞滿更多衣服,衣服彼此不可太擁擠。讓衣服之間可以呼吸,生活便有了靈活流動的可能性。

第4步:平衡收納——讓每天穿衣都有新的期待

衣櫃是衣服們的港灣,環境空間整體布局得當,可以讓衣櫃本身更舒適。

考慮2個法則:

1. 陰陽平衡,靠左側懸掛外套,右側疊放常穿內搭(多的話請放在透明收納盒內),中間可調和懸掛一些裙子。

為了讓懸掛的衣物看起來審美一致,可購買整體上設計一致的衣架,避免了粗細、色彩不一而讓衣櫃看起來雜亂。比如,可以購置懸掛冬季大衣的木質衣架和掛夏日長裙的植絨衣架,貴重衣服的肩線能得到更好的保護。如果褲子很多,有必要購買一個褲架,因為拿褲子就是要「一下子」拿出來和放回去,這樣能節約時間和空間。

2. 上輕下重。上面:紀念區;中間:常穿區;下面:非應季衣服/流轉衣服

大部分衣櫃最上面是不容易夠到的,可以將不常穿的衣服疊放收納至透明材質收納盒內,顯得更輕盈。同樣,「現在用不到的東西」、「從家人那得到的紀念衣物」等也要收納到高處,因為觸手可及的位置要讓給現在穿的衣服。中間層大部分都會懸掛衣物,記得不要懸掛得過於擁擠。下方可以選擇大尺寸的收納盒,把大部分衣服"豎著"疊放進去,因為橫放經常拿出來就會把這一疊所有衣服都弄亂。小物件較多,可利用櫃板側面收納各種小物,節省空間又很可愛。另外,衣櫥里的衣服顏色已經夠多了,所以選擇收納盒時儘量選擇同色系不同尺寸即可。

衣櫃是隱藏我們多種形象的寶藏地,我們收納它,也是在調整我們對理想自我的期待。彼此合作,彼此成全,讓每天穿衣都有新期待。

整理之後,我們擁有的衣服遠比我們認為的多很多,留下來的衣服和我們更加同頻。從減少衣服數量,再對衣服進行類型劃分,最後根據自己的具體需求進行收納整理,我們生活的重心和對自己的期待都會逐漸清晰。

整理衣櫃就是和當下的每一刻自己和解,我們不需要每一次花更多的時間來重新整理衣櫃,而是讓它保持在一定範圍的動態平衡,衣服們也不會逐漸陷入到難以整理的地步。整理衣櫃不只是收納,而是找到真正的自己。

上一頁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