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一生,都在為父母的認知買單

2024-06-11     玉兒     反饋

我們總說,養育孩子的過程,也是自我成長的過程。

「自我成長」不單單指因為多抱娃,所以力氣變大了;每天面對娃,越來越有耐心、責任心;還有內心總在被娃治癒,自己變得越來越舒展;更多的還是從小到大被烙得非常牢固的「思想鋼印」,以前默認是真理,現在慢慢動搖了。

父母認識到自身的局限性,努力去改變現狀、提升認知,便是對孩子最大的托舉。 1 世界非黑即白?

以前總覺得:人,要麼是好人,要麼是壞人,看不到人的多面性;

事情,要麼全對要麼全錯,沒有中間地帶。

只要沒有成功,那就是徹底失敗,忽略成長的契機也暗含其中。 其實,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的。對與錯、是與非、好與壞沒有那麼絕對。 在育兒過程中,這種二元對立的思維很容易引發家長的焦慮。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勢和不足,每件事情的背後也是福禍相依。 所有的被大人詬病的缺點,換一種方式解讀,都能成為優勢。 孩子膽小——謹慎,有很強的安全意識

孩子膽大——敢於突破,勇於嘗試

孩子內向——善於思考和觀察,向內求多過向外求

孩子話多——表達能力強

孩子話少——心思縝密不外露

孩子不願分享玩具——很強的物權意識

孩子每一次的犯錯,都藏著成長的契機。 哲學家丹尼爾·丹內特說:「犯錯不只是學習的機會;從某種意義上講,它還是人們學習或者真正做出創新的唯一機會。」

失敗和犯錯,是學習和成長的機會。

正是在一次次犯錯中得到好的經驗。

人不會因為一次失敗或表現不好而喪失自我價值。

孩子一次表現不佳或者在某一方面表現不佳,並不能說這個小孩是「熊孩子」「豬腦子」「笨蛋」「沒用」「養你算是白養了」。

在帶孩子玩的過程中,接觸過太多太多的小孩。

有的小孩看起來虎虎的,橫衝直撞,但是他真的很善良,會把玩具讓給更小的小朋友,別的小朋友摔倒他會上前去扶起來…… 有的小孩學習不好,但他性格開朗、樂於助人、體貼家人……他是會做錯題,並不是做錯了人。

總之,他只是還在探索,需要父母耐心地講解,需要去試探怎麼做才是好的,才能找到真正的自我。

2 過分追求懂事,否定鮮活的人性 小時候被教育要聽話,要乖,要懂事,要謙讓,要為他人著想,這些都是小孩子的美好品德。只要做到了,就會得到大人一致的表揚。 雖然長大了,追求的還是得到別人的「認可」和「表揚」,否則就感覺做了虧心事。

後來才發現,不乖、不聽話、不守規矩,這些評價都來自他人。沒必要為了他人的評價,委曲求全。他人的失望、不滿、生氣、體面,不用我來負責。 爭取自己的利益、表達自己的慾望、安心享受休息和快樂,所做的事只用追求自我接納和自我認可。這不是自私,而是自洽。 教育孩子也是,不要道德過剩,不要把情感和利益放在對立面。感情是真誠的,錢也不是髒東西。

道德不是裹腳布,不是強加在身上的限制。

教育孩子,就是不否認他鮮活的人性,給孩子底線教育,不偷不搶不騙,行得正坐得端。

有規則意識——不傷害自己,不打擾他人;

能做自己——做一件事,知道自己為何而做,而不是因為家長、老師讓我這麼做;不斷去形成和修正自己的三觀;

能獨立思考——不盲從、懂拒絕、敢質疑、能堅持。

3 只問「為什麼」,不想「怎麼辦」

從小聽得最多的就是大人的嘮叨、訓斥,好像自己什麼都做不好。

養了孩子才發現,哪有小孩天生就會把任何事都做好呢?

更多的還是需要家長很多次的耐心教導才行。

「你為什麼就不學啊!真讓人操心!愁得我晚上睡不著,你看你悠哉游哉,跟沒事人似的,也不知道是我的事還是你的事……」

這一套話太熟悉了,能說嘛?能。哪怕說出來能減少1%的焦慮,也行。

但比起這1%,互相溝通下找到問題所在然後想辦法解決,是更有積極作用的方式。 嘮嘮叨叨說半天,洋洋洒洒分析一通,不是為了發泄情緒、空談和講大道理,最終目地得是給出解決方案、具體實施步驟。

孩子磨蹭不寫作業,與其批評孩子「懶」「怕苦怕累」,不如去觀察孩子是遇到了課本上的難題還是心理上的難關,幫助孩子一起解決。

時間太晚,孩子還在玩,沒有要去睡覺的意思,比起嘮叨「你怎麼還玩呢?還不去睡覺!快點的!」

家長可以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我擔心你明天不能按時起床。或者睡不夠幹啥都沒精神。咱們現在躺下,等明天晚上回來可以繼續玩。你是想聽媽媽講故事還是點讀筆里的故事?

孩子的作業寫得歪歪扭扭,比起批評「你就不能好好寫字嗎」,家長可以說:你看這一橫就寫得很直,下一個字你試試也這樣寫。

4 認為衝突是不好的事情,總在迴避衝突

結婚生子之後,和老公有很長一段時間的磨合期。

以前對他有諸多不滿,但不會說出口,一方面希望他能自我覺察,另一方面,如果說出來,大概少不了大吵一架。

而我又自認為是個不會吵架的人。

後來觀察生活中遇到的人,真正隱瞞著不說自己需求的人,不管是不是弱勢一方,自己會把自己當作弱勢一方。 並不是什麼「一吵架就哭、一大聲說話心跳就加速」,並不是不會吵架,而是沒有能力面對衝突。

所以總是希望自己什麼都不做,然後對方會突然醒悟;或者通過和別人陳述,希望別人評評理,心裡會好受一些。

從小被灌輸的想法就是要乖巧、大度、謙卑、善良:

「我很大度的,不會因為這種雞毛蒜皮的事情起衝突。」

「我很乖巧的,怎麼會做挑起衝突的人呢!」

「我很善良的,能忍則忍,我相信善有善報。」 越大越明白:家庭的衝突,表面上看起來是意見分歧,是一種爭執,我們想要儘量避免。這種衝突和爭吵其實也是不斷探索和形成自己的邊界、建立主見和自我意識不斷增強的一個過程。 以前追求不在孩子面前吵架,後來學會的是直面夫妻之間的問題,即便會吵架會起衝突,也要把矛盾聊開,把正常需求和自我邊界表達出來。一般事情也會有一個滿意的結局,而不是生悶氣、冷暴力假裝問題不存在,其實已經積攢了很多的矛盾。

這個過程能教會孩子不懼怕衝突,探索自我的邊界,不迴避不怯懦。 攤開來說,努力去理解,不論是哪種人際關係,都需要這種不刻意迴避衝突的良性的對話。

5 總把提問當質問

小時候養成的習慣: 別人提問時,總認為對方在找茬,本能地認為是在「挑戰自己」,如臨大敵。 於是便啟動防禦模式,把小事情搞成大問題。 孩子會有一個階段,滿嘴都是「為什麼」,也就是在這個階段,我發現我總能耐心的回答孩子的提問,但是同樣的問題,其他家人問我就會有一股無名火。

比如,「你怎麼回來這麼晚呀?」

如果是孩子問,我會講我都做了什麼;如果是老公問,我便帶著火氣:「能怎麼啊?還不是又要干這又要干那,事情太多了!」

1/2
下一頁
玉兒 • 120次觀看
玉兒 • 150次觀看
玉兒 • 200次觀看
玉兒 • 380次觀看
玉兒 • 30次觀看
玉兒 • 40次觀看
玉兒 • 120次觀看
玉兒 • 90次觀看
玉兒 • 760次觀看
玉兒 • 2K次觀看
玉兒 • 150次觀看
玉兒 • 50次觀看
玉兒 • 120次觀看
玉兒 • 90次觀看
玉兒 • 170次觀看
玉兒 • 30次觀看
玉兒 • 80次觀看
玉兒 • 60次觀看
玉兒 • 30次觀看
玉兒 • 30次觀看
玉兒 • 0次觀看
玉兒 • 20次觀看
玉兒 • 100次觀看
玉兒 • 40次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