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關係好不好,吃頓飯就知道了

2024-06-15     玉兒     反饋

作者 | 芒來 編輯 | Fei魚 責編 | 陳沉沉 親子相處過程中,你可能遇到過這類情況—— 孩子其他時候都挺乖,一上飯桌就不老實。 這不吃、那不吃,是個挑食的「飯渣」。 經常父母辛辛苦苦做完菜,還沒來得及休息,就看見孩子勉強吃了幾口,苦著臉不願動筷子。 不哄不喂吧,孩子吃不飽,營養跟不上,容易生病; 又哄又喂吧,孩子被嬌慣,吃飯像受供,更加挑食。

家長們免不了發愁: 孩子吃頓飯得花兩、三個小時,天天這樣,實在熬不住。 今天,我們就這種情況一起聊聊: 孩子為什麼挑食? 如何才能讓孩子告別「飯渣」?

孩子太挑食,愁壞一家人 心悅6歲的兒子小淼,是個不折不扣的「飯渣」。 吃飯必須看電視,不然不肯吃; 挑食厲害,必須大人反覆督促,才肯吃兩口不愛吃的菜; 如果沒人盯,就只吃自己愛吃的,還磨磨蹭蹭吃得很慢。 每天吃飯前,心悅都要先給小淼做思想工作: 「你今天能不能吃完這一碗飯?」 「今天有菠菜,吃了會變大力水手。」 「吃完可以吃一顆奶糖,但你必須好好吃完知道嗎?」

小淼點頭如搗蒜。 吃飯間,心悅一片肉、一片菜地夾到小淼碗里,邊夾邊催: 「別光只吃肉,多吃菠菜。」 「別光看電視,吃飯!」 「說了讓你吃菜,你就光吃菜啊,飯呢?」 「你還委屈上了!媽媽做頓飯多辛苦你知道嗎?」 「含著幹嘛?咽下去,不許挑食!」

在心悅的「炮火猛攻」下,小淼很快就把剛才的承諾忘光了。 一個勁嚷嚷「不想吃飯」「菜不好吃」「我要吃奶糖」…… 因為孩子挑食這事,心悅愁壞了。 她原本很喜歡變著花樣做飯,老公也多次誇她廚藝了得。 但孩子就像「味覺失靈」了一樣,對她精心烹飪的飯菜不屑一顧。 一上飯桌,心悅的關注點就從「享受吃飯」變成「盯著孩子吃完一碗飯」; 而孩子的關注點也從「好好吃飯」變成「怎麼儘快逃離飯桌」。 母子之間像拉鋸戰一樣,一進一退地撕扯。 孩子吃頓飯花的時間越來越長,心悅也越來越疲憊。

吃飯態度不同,孩子反應也不同 心悅發愁,還有另一個原因—— 孩子在家是「飯渣」,回爺爺奶奶家卻變成了「飯霸」。 小淼吃不慣爺爺奶奶做的農村菜,第一天就嚷著要回家。 心悅想帶孩子回去,老公勸她: 把小淼扔老家,讓他感受下不同的環境,說不定會有新變化。 心悅被說動,心想可以試試,於是讓孩子繼續留在老家。 爺爺種的番茄8月正紅,心悅發現,爺爺會帶小淼去田裡,教他如何拔草、除蟲。 小淼喊熱,爺爺就把熟透的番茄摘下來丟井裡, 冰一會兒撈起來給小淼,不愛吃蔬菜的小淼吃了幾口就說「吃不下了」。 爺爺沒說一句話,默默的把剩下的番茄揣兜里, 回到家洗洗乾淨,切成薄片擺盤,再撒上一層白糖端給小淼。 小淼愛吃甜食,這次吃得乾乾淨淨。

到了吃正飯時,小淼挑幾筷子就不吃了。 心悅剛想發火,卻聽見爺爺問:「不吃了?」 小淼緊張地「嗯」一聲,爺爺說:「那出去玩去吧。」 見沒有被罵,小淼驚喜地離開了,沒一會兒回家喊「餓」,爺爺帶他去廚房: 「看看有什麼吃的,你自己挑。」 小淼看著一大堆食材:成捆的白菜、玉米,曬乾的臘肉、排骨…… 指著雞蛋說:「想吃這個。」 爺爺說:「想吃就自己拿。」 小淼在爺爺的引導下,把雞蛋拿起來,再拿個碗,看爺爺把蛋打進碗里。 跟爺爺學怎麼打蛋、加多少鹽。炒蛋時,也幫著翻了兩鏟子。 炒雞蛋做好後,爺爺給小淼嘗了嘗味:「還差點什麼味不?」 小淼認真地咂了咂:「不差了。」 爺爺問:「能把這盤吃完不?知道怎麼洗碗不?」 小淼點點頭,自己端去餐桌上吃,就著一盤炒蛋,吃了一整碗飯。 飯後,小淼還學爺爺的動作洗了碗,雖然洗得不幹凈,但心悅覺得這是好跡象。 在老家待滿一個月,小淼有了好的變化: 飯量變大了,吃飯更香了,挑食好轉了。 然而,一回家就「原形畢露」,面對心悅做的飯,小淼又變回了追著喂飯的「飯渣」。 心悅有些困惑:爺爺也沒在飯菜上特別花功夫啊,為什麼能讓孩子變成「飯霸」? 其實,改變孩子的重點不在於飯菜本身精不精緻、可不可口。 而是吃飯態度 心悅的態度比較控制—— 我認為孩子很挑食,必須幫他糾正,孩子離不開我的催促。 一旦孩子不跟她站在一條線上,心悅就會煩躁,跟孩子較勁,家裡也瀰漫著恐怖的氣氛。 而爺爺的態度比較鬆弛—— 我認為孩子不愛吃,是因為吃不下,那我就想辦法讓他能吃得下。 帶孩子去看蔬菜生長,一棵菜做2、3種味道,讓孩子自己選擇食材、參與做飯過程…… 不控制孩子吃多吃少,也不向孩子灌輸焦慮,讓吃飯這件事本身就輕鬆。 這種鬆弛,反而讓孩子覺得: 跟爺爺一起吃飯,我不用擔心喪失自主權,還像「開寶箱」一樣有趣,好好吃飯這件事就不是太難。

製造鬆弛感,讓孩子樂於吃飯 同樣是和孩子一起吃飯,從心悅和爺爺的不同態度中,我們會發現: 心悅的控制,有一個明確目的——糾正孩子的挑食。 這意味著,心悅先給孩子貼上了「挑食」的標籤。 她原本是想反覆提醒孩子:「不要挑食。」 但這種貼標籤,卻是向孩子傳達一個暗示:「你很挑食,你總是沒法好好吃飯。」 飯前心悅做的一系列思想工作,看似是支持孩子,但其實也是在傳遞暗示: 「我不相信你能好好吃完一碗飯,所以我要提前提醒你。」 而心悅接下來的一系列督促,進一步加深了暗示,給小淼植入一個根深蒂固的認知: 媽媽堅信我沒法好好吃飯,一直在向我強調「挑食」,我就得當個「挑食的孩子」才符合媽媽的期待。 因此小淼傾向於捕捉更多符合「挑食」的訊息,不知不覺做出一些順應,最後「挑食」真的發生了。

而爺爺的鬆弛態度,沒有對小淼施加任何暗示。 他從給小淼貼標籤,不說小淼是個「挑食的孩子」,也不干預「挑食」。 只是用一些有感而發地行動,讓小淼完整地看到「食物有多豐富多彩」。 番茄怎麼結果、農田怎麼生長、一顆蔬菜可以有多少種味道、做一盤炒蛋需要哪些步驟…… 就像武志紅老師說的:讓孩子和吃飯這事「打好關係」, 關鍵就在於,引導孩子和食物建立更深的連結。 這同樣是在教育孩子: 認識到自己也是農作物生長過程的一分子,摘哪顆、剪哪條、吃哪個,自己都是有參與感的。 這給小淼植入一個認知:我是「吃飯」這件事的主人,不用別人給我貼標籤, 我自己可以決定自己怎麼吃,吃什麼。 爺爺關注吃飯這件事本身,他的狀態很鬆弛、很舒服、很有趣; 我也關注吃飯這件事,放下心理包袱,全然感受吃飯的鬆弛、舒服、有趣。

1/2
下一頁
玉兒 • 120次觀看
玉兒 • 150次觀看
玉兒 • 200次觀看
玉兒 • 380次觀看
玉兒 • 30次觀看
玉兒 • 40次觀看
玉兒 • 120次觀看
玉兒 • 90次觀看
玉兒 • 760次觀看
玉兒 • 2K次觀看
玉兒 • 150次觀看
玉兒 • 50次觀看
玉兒 • 120次觀看
玉兒 • 90次觀看
玉兒 • 170次觀看
玉兒 • 30次觀看
玉兒 • 80次觀看
玉兒 • 60次觀看
玉兒 • 30次觀看
玉兒 • 30次觀看
玉兒 • 0次觀看
玉兒 • 20次觀看
玉兒 • 100次觀看
玉兒 • 40次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