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家庭,最可怕的不是窮,而是這1種氛圍

2024-06-23     玉兒     反饋

前段時間,刷到一個短視頻: 一名小男孩的學校組織郊遊,父親不讓他去。 他拿著報紙默默哭了一個小時—— 不吵不鬧,眼淚一直掛在小臉蛋上。 父親後來覺得他很可憐,終於允許他去郊遊。

不到1分鐘的鏡頭視頻,獲得了14萬點贊,引發了不少網友的共鳴與討論。 不難想像,視頻中的小男孩,他是想去郊遊的。 如果這份興致能夠獲得支持—— 他就會開開心心地出門,開開心心地玩耍,度過難忘的一天。 但父親卻粗暴地制止了他—— 從而使得這份流暢的快樂戛然而止,並被接踵而來的失望所取代。 儘管父親最後同意了讓小男孩去郊遊; 但這份被阻斷過的快樂,卻很難完好無損地復原了。

網友@思念が,在評論區分享了相似的經歷: 小學時期由於家裡窮,學校的每一次春遊她都不得去。 六年級最後那一次,學校組織去橫店,據說很好玩,她特別想去。 為此她哭了好久,父母才終於在上車出發時,給她交了錢。 由於臨時才交錢來不及預訂飯,老師也沒有幫助,她餓了一整天。 回到家後,她還被父母罵了一頓…… 如今同學們回憶那一次春遊,都說很美好、很開心; 唯獨她,只記得自己餓了一天,回家還被罵了,絲毫感受不到愉悅。

透過這段文字看這位網友的父母,我們不能說他們做錯了。 就憑「家裡窮還掏錢給孩子去春遊」這一點,我們甚至可以說: 他們或許已經盡力做到自己能做的部分了。 但站在這位網友的角度,她卻感受不到一絲需求被滿足的愉悅, 相反,她感受到的是壓抑、委屈、失望和痛苦。 為什麼會這樣呢? 因為整個過程,她的快樂是不停地被人為打斷、被痛苦覆蓋的。 學校組織春遊,流暢的體驗應該是: 開開心心出發,享受旅途的愉悅,回來後跟大家分享快樂的一天。 但她卻相繼經歷了「哭著要錢、被迫挨餓、回家挨罵」的不愉快。 當流暢的快樂被打斷,它就不再是完整的快樂,而是破碎的快樂; 當破碎的快樂被失望和委屈所覆蓋,它就不再是快樂,而是痛苦。 這就是為什麼這位網友儘管實現了春遊的願望,感受到的卻不是快樂,而是滿滿的痛苦。

在我們的童年記憶里,這種「流暢的快樂被粗暴打斷」的場景,並不陌生。 比如: 你正準備跟小夥伴出去玩,父母突然「殺」了出來,強行摁著你去寫作業; 你考了好成績,正準備分享成功的喜悅,父母卻冷不丁來一句「別驕傲」...... 儘管寫完作業後,他們允許你出去玩;亦或教育完之後,他們還是表揚了你; 但你卻無奈地發現—— 一旦快樂被打斷,即便後續願望達成,你也很難立刻恢復到初始的快樂狀態。 在成長中,如果孩子的快樂體驗不斷被阻礙、被覆蓋,他將很難收穫完整的快樂。 長此以往,孩子可能會發展出習慣性的應激反應:誠惶誠恐,無法安住在快樂中。 主要有兩種體現: ① 明明在做一件愉悅的事情,心裡想的卻是各種糟糕結果。 生活中有一類人,總是習慣性杞人憂天。 當一件好事發生時,他們總會不由自主地聯想到一些糟糕結果。 比如: 吃美味的食物時,他們心裡會想:會不會有傷身體的添加劑? 工作取得突破時,他們心裡會想:萬一下次一落千丈怎麼辦? 朋友歡樂相聚時,他們心裡會想:下次不知何時再能相見了...... 為什麼會這樣呢? 這很可能是因為: 在他們過去的成長體驗里,快樂就是不完整、不連貫的—— 不是被他人限制和阻礙,就是被各種意外情況所打破。 從而令他們形成一種思維慣性:快樂過後,往往伴隨著不幸。

② 明明處在一個快樂的氛圍,卻非要突兀地終止這份快樂。 其中最常見的,就是人群中的話題終結者。 比如一群女生正在分享大促銷時買的新衣服, 一名男生突然湊上來,用經濟理論去分析她們如何被商家「宰割」; 或突然冷不丁地來一句:「這種衣服的料子不耐穿,中看不中用。」 在上述場景中, 男生明明可以選擇不說話,或簡單回一句「挺好看的」,讓快樂的氛圍延續。 他為什麼要如此掃興呢? 這很可能是因為: 在他過去的成長體驗里,自己常常就是被這樣對待的。 由於從來不曾體驗過快樂被承接的愉悅感,所以他也不懂得如何去承接別人的快樂。 從而使得他在在人群中,時常給人一種格格不入的感覺。

來到這裡,父母們可能會感到有些壓力: 難道為了維持孩子「流暢的快樂」,父母就得無底線地滿足孩子嗎? 有時候,現實條件確實不允許,那又該怎麼辦呢? 在此,我們分兩種情況來討論: 第1種情況:父母可以做到,關鍵在於父母願不願意做。 舉一個例子: 下班回到家,你看到孩子在看動畫片,作業卻沒有完成。 你頓時火冒三丈,拿起遙控關掉了電視,大聲斥責孩子。 啪!孩子看動畫片的快樂就被打斷了,取而代之的是被斥責的惶恐。 但其實,要不要立刻粗暴地阻斷孩子的快樂,是你的選擇。 只要你願意,你還可以—— 等孩子看完一集動畫片,再按下暫停鍵,讓他去寫作業; 或者先平復自己的憤怒情緒,再心平氣和地跟孩子溝通。 且當我們這樣做時,孩子會感受到更多的理解與尊重,而不是突如其來的壓制與阻斷。 如此,即便不得不暫停動畫片去寫作業,他之前愉悅的體驗也基本完整地保留了下來。

接下來我們來講講第2種情況:孩子的需求,父母確實無法滿足。 就像前文中網友@思念が的例子。 由於家裡窮,父母確實沒辦法每年掏錢支持她去春遊。 甚至六年級那次父母咬牙給了錢,心裡也是極度為難、不情願的,所以他們後來會埋怨並責罵孩子。 類似這樣的情況,我們並不鼓勵父母透支自己去滿足孩子的種種需求。 因為父母長期的透支,不僅會過度消耗自己,也會不斷助長孩子的依賴,得不償失。 這時父母首先需要做的是:看見孩子的需求,並坦誠自己的局限。 例如: 「媽媽知道你很想去春遊,想必那會是快樂的一天; 但媽媽確實不夠錢支付春遊的費用,讓你失望了。」 同時,父母還可以在力所能及範圍內,給孩子提供一個補償方案。 例如:帶孩子去山裡看風景,或帶孩子去河裡捉魚,一起做烤魚吃。 通過這兩個方式, 讓孩子體驗「失望的情緒被接住」的安全感, 以及「破碎的快樂被黏合」的連續感; 如此一來, 即便孩子的需求得不到全然滿足, 他體驗到的也不會是失落和痛苦,而是打破重組後的另一種快樂體驗。

1/2
下一頁
玉兒 • 120次觀看
玉兒 • 150次觀看
玉兒 • 200次觀看
玉兒 • 380次觀看
玉兒 • 30次觀看
玉兒 • 40次觀看
玉兒 • 120次觀看
玉兒 • 90次觀看
玉兒 • 760次觀看
玉兒 • 2K次觀看
玉兒 • 150次觀看
玉兒 • 50次觀看
玉兒 • 120次觀看
玉兒 • 90次觀看
玉兒 • 170次觀看
玉兒 • 30次觀看
玉兒 • 80次觀看
玉兒 • 60次觀看
玉兒 • 30次觀看
玉兒 • 30次觀看
玉兒 • 0次觀看
玉兒 • 20次觀看
玉兒 • 100次觀看
玉兒 • 40次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