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愛孩子的方式,隱藏著你的創傷

2024-06-23     玉兒     反饋

有位來訪者蕾女士在諮詢中和我抱怨自己15歲的女兒。

她說,女兒身高都比她高了,但是卻很懶,不懂事,表現就是:

放假在家經常早上睡到10點、11點才起床,經常躺著看電視或者拿著iPad玩遊戲,從來沒有好好收拾過自己的房間。

每次都是她實在看不下去,幫女兒收拾一次,更別提體貼關懷媽媽,幫她分擔一些洗碗、吸塵之類的家事了。

按照她的話說,女兒就是妥妥一枚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的小懶鬼。

這位媽媽在諮詢中開始自我分析,說孩子小的時候,她覺得女兒太小了,所以不要求孩子幹家務活。

等到孩子上小學高年級、初中後,她又覺得女兒學習任務重,壓力大,所以作為母親她包了所有的家務。

還經常幫孩子整理衣服、房間,甚至每天背的書包。

我問她,你童年的時候做家務嗎?

她告訴我,她的原生家庭中有4個孩子,她是家中長女,父親做木工養活全家,家裡的經濟條件不是那麼好。

所以她從5、6歲開始就幫助媽媽帶弟弟妹妹,分擔各種家務。

她至今還記得小時候幫家裡搬煤球的經歷,以及寒暑假時每天傍晚其他同齡人在外面玩時,她則需要幫忙媽媽做飯的場景。

她說,因為自己童年過得很辛苦,和母親一起背負著沉重的家務勞動和帶孩子的重擔,仿佛就像沒有童年一樣。

所以她不希望自己女兒的童年也這麼辛苦。

結婚後,雖然她也外出上班,但是家裡的大多數家務都是她在做。

孩子小的時候,育兒的重任丈夫分擔得也很少。工作、育兒、家務,一根蠟燭劈成三份燒,讓她感覺非常勞累。

她進一步補充道:

女人這一生很辛苦,很累;

所以她總想著在女兒還不用負擔更多家庭和社會責任的青春年少時期,自己能儘量替她做一些事就多做一些。

以後女兒結婚有家庭後,也要和自己一樣,兼顧工作和家庭,太累了。

看得出來,蕾女士是一位付出型的媽媽,同時她在女兒身上投射了自己內在的太多體驗,她把孩子當成了自己的內在小孩。

她從小不讓女兒做家務,為女兒包辦生活上的一切瑣事。

一方面是對女兒的寵愛;

一方面也是努力補償自己內在小孩缺失的部分,去滿足自己童年未被滿足的需求,療愈自己童年因匱乏過度承擔家庭責任的心理陰影。

其實不僅是她,很多父母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都有補償心理。

比如——

有的人當了父母后,自己小時候想玩又買不起的玩具,統統買給孩子玩。

自己小時候想吃但吃不到的食物,也會盡力滿足孩子的需求。

有位女性朋友曾調侃自己的女兒是「小明星」,因為孩子的衣服和鞋子特別多。

原因在於——女友小時候在穿衣穿鞋上體驗到很深的匱乏感。

等到她有了孩子,家庭條件也好之後,便開始瘋狂補償自己的內在小孩

有位男性朋友也有類似的體驗。

他從小在農村長大,最後靠著學習改變命運,在大城市安家落戶。

面對自己12歲的兒子,他常常有求必應,孩子上小學後要遊戲機,要手機,他都會滿足他。

因為這些都是他小時候所渴望又沒有的東西。

這種補償心理是人之常情,自己沒有的,就希望自己的下一代可以擁有。

但是如果父母對這種心理缺乏覺察且過度,即——

分不清楚什麼是自己的需求,什麼是孩子的需要,把滿足自己的需求當成是滿足孩子的需求,就會出現問題。

這會阻礙父母去看到孩子真實的樣子。

在親子關係中,父母把太多自己的需求強加在孩子身上,往往容易導致兩敗俱傷:

一方面抹煞了孩子的獨立性、自我意志和存在感;

容易造成親子關係的緊張和衝突,也會給孩子帶來很大的壓力;

另一方面,做父母還會在親子關係中產生過多的委屈和犧牲感,覺得自己為孩子付出很多,孩子卻不懂得感恩。

上文中的蕾女士在潛意識層面可能還會嫉妒女兒:

「憑什麼我小時候過得這麼苦,你卻過得這麼舒服?」

所以在意識層面,她需要抱怨女兒懶,自私來獲得一種內在的心理平衡。

蕾女士還把關於「怎麼做女人」,「女人該怎麼活的」認知也傳遞給了女兒;

也就是將「女人婚後就是要兼顧工作和家庭」以及「女人婚後很苦很累」的認知傳遞給了女兒。

現在,我們想像一下——

一個女孩因為媽媽的補償心理,從小被媽媽過度寵愛著長大,什麼家務活都不用干,一直過得很輕鬆快樂。

但同時她的母親也一直在用行動和語言告訴她,等到她有一天進入婚姻,她的人生就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她輕鬆快樂的日子將一去不復返,要工作、要育兒、要承擔大部分甚至全部的家務,她的生活會變得又苦又累。

如果你是這個女孩,你長大後會怎麼樣?可能不會選擇進入婚姻對吧?

或者進入婚姻以後,多半過得會不幸福。

因為一方面她從小訓練得少,可能承擔家務,做事的能力不足;

另一方面她又認為女人就是應該工作、家務、育兒全部兼顧的,而她卻做不好,自然生活會很累,自我挫敗感極強。

當然,也可能這個女孩會從媽媽的經歷里學到相反的東西;

或者她沒有傳承媽媽告訴她的認知,她通過自己學習,以及受外部環境的影響,發展出自己獨立的認知。

於是她有了認知上的新突破——

我不要像我媽媽那麼累,作為女人我要有不一樣的活法,我要找一個能夠一起分擔家務、育兒的丈夫。

並且她能按照這樣的認知去規劃自己的生活。

現實生活中這樣的女兒當然有,但並不多。

大多數女兒因為和母親同一性別,母女之間羈絆很深,對母親的認同感也更強,於是受母親不良認知的影響也更深。

甚至很多女兒需要花費一生的時間才能擺脫母親帶來的這種影響。

蕾女士的故事,讓我想起另外一個來訪者的故事,也是位中年女性,我們叫她「曉曉」吧。

1/2
下一頁
玉兒 • 120次觀看
玉兒 • 150次觀看
玉兒 • 200次觀看
玉兒 • 380次觀看
玉兒 • 30次觀看
玉兒 • 40次觀看
玉兒 • 120次觀看
玉兒 • 90次觀看
玉兒 • 760次觀看
玉兒 • 2K次觀看
玉兒 • 150次觀看
玉兒 • 50次觀看
玉兒 • 120次觀看
玉兒 • 90次觀看
玉兒 • 170次觀看
玉兒 • 30次觀看
玉兒 • 80次觀看
玉兒 • 60次觀看
玉兒 • 30次觀看
玉兒 • 30次觀看
玉兒 • 0次觀看
玉兒 • 20次觀看
玉兒 • 100次觀看
玉兒 • 40次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