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愛孩子的方式,隱藏著你的創傷

2024-06-23     玉兒     反饋

曉曉是父親家族裡唯一的女孩,也是家裡三個孩子中唯一的小女兒。

父母和兩個哥哥都很寵愛她,從小到大家裡什麼活都不讓她干,什麼事情也不用她自己操心。

原本無憂無慮,天真浪漫的她,在22歲大學剛畢業時認識了一個男生;

談了兩三個月戀愛後閃婚,生活從此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新婚原本應該是快樂的。

可是新婚第一年,作為家庭主婦的她因不擅長做家務,也不會做飯,以及為人處事上的笨拙和低情商而被婆婆和丈夫嫌棄、挑剔和打壓,心中極度苦悶和委屈。

第二年,她懷孕生女,又因為經常被公婆和丈夫嫌棄帶孩子帶不好,加上育兒的瑣碎和壓力,她陷入產後抑鬱。

想離婚的她和父母說,卻被父母反覆勸說為了孩子要忍耐,要手腳勤快多做事。

她當時怪父母哥哥在自己小時候只知道一味寵愛,卻沒有好好教她做人做事的本領,讓她婚後吃了這麼多苦。

她還發現父母哥哥們並不是真的愛自己,因為她想離婚時,娘家人並不支持她,不會給她撐腰,他們害怕她會成為他們的負擔。

於是,等到曉曉女士的女兒長到4、5歲左右,為了避免自己婚後吃過的苦受過的罪,女兒也要經歷一遍,她開始訓練女兒做家務;

與人相處上也要求孩子要得體大方,成熟機敏,孩子做不好時她會嚴厲批評,對孩子要求極高。

因為她對女兒的教育比較嚴厲和強勢,女兒小時候雖然一度懷疑自己是不是媽媽親生的,但總體上還算乖巧聽話。

可到了青春期,女兒開始變得叛逆頑劣,開始激烈地反抗母親。

母女之間經常發生爭吵和衝突,母女關係差到沒法在一張桌子上吃飯。

我們想像一下,有一天等這位女孩長大之後,也做了母親,她對自己孩子,尤其是女兒的教育會是怎麼樣的?

很可能和她的母親曉曉女士完全相反,為了彌補自己童年被愛的缺失,她很可能對自己的女兒會過度保護,過度寵愛。

通過這兩位女士的故事,我們可以發現—— 童年的創傷如果沒有覺察和療愈,這種家族創傷便會代代相傳。

過度嚴厲的母親養出缺愛的女兒,缺愛的女兒為了彌補童年匱乏,把孩子當成自己的內在小孩,過度寵愛自己的女兒;

被溺愛的女兒長大後,因無能遭受各種生活挫折和毒打;

為了孩子不重蹈覆轍,又成為了一位過度嚴厲的母親,然後養出童年缺愛和匱乏的女兒。

A和-A是一樣的,把眼前真實的孩子當成自己的內在小孩,無論對孩子是過度嚴厲還是過度寵愛都一樣有問題。

尤其是父母在孩子身上投射了過多自己的負性情緒體驗時,問題尤甚。

還有一種補償心理是父母將自己未實現的願望、夢想強加在孩子身上,希望孩子替自己去完成。

比如有的父母自己當年沒考上北大清華,自己有了孩子,會特別執著於讓孩子考北大清華。

有的父母執著於名校,有的父母執著於讓孩子當醫生、公務員、教師編之類的「鐵飯碗」。

電視劇《如果奔跑是我宿命》中,陳小藝扮演的媽媽趙秀麗把自己人生所有的期待都放在兒子若軒身上。

當兒子車禍去世後,她又把這份沉重的期待放在有楊超越扮演的女兒若華身上。

女兒因為擔心媽媽,就把媽媽一起帶去北京上學。

可是媽媽先是攪黃了女兒在北京的戀愛和工作,因為要逼著她回老家。

然後她又逼著女兒考公務員。

若華坐在考場裡,眼前一片模糊,反胃、噁心、想吐等各種考試焦慮症出現。

她的腦海中反覆浮現著弟弟的臉,似乎在說:「姐姐,救救我。」她才真正意識到過去若軒所經歷的痛苦。

之前她在電腦上曾發現,弟弟車禍前錄下的遺言視頻。

若華快要崩潰了!

她意識到原來若軒就是這樣去世的,他不堪母親的重壓崩潰了,現在輪到了自己崩潰了。

像趙秀麗這樣的父母,他們因對自己和自己的生活不滿意,內心的執著太深太大,心理扭曲,所以看不見孩子;

只把孩子當成滿足自己的工具,用孩子的生命去補償自己的人生。

那如何能避免這種家庭悲劇,親子間的傷害呢?

第一步:父母要有覺察。

對自己原生家庭的負面影響要有一定的覺察。對自己的情緒、認知、需求和行為要有所覺察。

只有充分地認識自己的父母,才能夠進行自我成長。

第二步:父母的自我改變。

收回在孩子身上的投射,收回在孩子身上的過度補償,收回在孩子身上的過高期待;

好好療愈自己的創傷,同時回歸自己的需求上來,學會自我滿足。

你小時候如果玩得太少,幹活太多,就學會讓自己多遊戲玩耍,多偷偷懶。

而不是為了讓孩子玩,拚命為其包辦一切,承擔一切。

你喜歡漂亮衣服,就給自己買,而不要借著給孩子買漂亮衣服滿足自己的內在小孩。

你想補償自己小時候沒有上興趣班的缺失,就自己去報班上課、學習、體驗;

而不是給孩子報一堆自己想上的興趣班,逼著孩子學習,然後罵孩子不努力不上進。

你想考北大清華,想過好的生活,自己的夢想自己上,自己願望自己的買單;

不要逼孩子,讓他替你完成你那些未完成的夢想。

放過孩子,就是放過自己。

第三步:看到自己孩子真實的樣子。

每個孩子都是不一樣,你自己小時候和你孩子小的時候是不一樣,彼此的需求也是不一樣。

不要透過自己曾經的陰影去看你和孩子。

去看到你的孩子真實的樣子和需求,孩子想要一個蘋果就給他一個蘋果,而不是你自以為是的給他一車水晶梨。

傾聽孩子的心聲,尊重孩子的感受和需要,用平等、尊重、真實的姿態和孩子溝通。

唯有如此,才能終結有毒的養育方式,享受流動輕鬆的親子關係,養育出內心有愛,外在輕盈的孩子。

上一頁
2/2
玉兒 • 120次觀看
玉兒 • 150次觀看
玉兒 • 200次觀看
玉兒 • 380次觀看
玉兒 • 30次觀看
玉兒 • 40次觀看
玉兒 • 120次觀看
玉兒 • 90次觀看
玉兒 • 760次觀看
玉兒 • 2K次觀看
玉兒 • 150次觀看
玉兒 • 50次觀看
玉兒 • 120次觀看
玉兒 • 90次觀看
玉兒 • 170次觀看
玉兒 • 30次觀看
玉兒 • 80次觀看
玉兒 • 60次觀看
玉兒 • 30次觀看
玉兒 • 30次觀看
玉兒 • 0次觀看
玉兒 • 20次觀看
玉兒 • 100次觀看
玉兒 • 40次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