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暑假帶娃旅行,我以為是當媽最苦的修行。
兒子3歲時,我們飛了5個小時,去迪士尼,他倒是玩得很開心,但玩了4天,回來到家後第二天就病倒了;有了女兒後,不長記性的我們又去了一次迪士尼。結果,女兒在機場哭聲震天響,把機場保安招來,差點把我和老公當成人販子抓走。
帶娃外出旅行,總結下來就是花錢、要命、還有病倒這個「長尾效應」。

而暑假帶娃旅行,就和雞娃一樣,家長付出一切,很有可能連個響聲都聽不到。
但怪就怪在,年年後悔,年年還做,好像家長吃苦上癮,自討苦吃的精神已經深入骨髓。今年,我家亦是如此,拖著兩個孩子,全家外出玩了一圈。
但這一次,我的人生有了新的開悟:出門在外,孩子的麻煩我已毫不在意,反而老公才是那個最大的累贅。

不帶另一半,
也許是最好的旅行
我家老大快8歲了,各方面配合度算高,雖然不滿足他的心意時,會鬧點小脾氣,但一個冰淇淋就能哄好;而且8歲的小伙子幫忙背行李、拿東西、推妹妹的嬰兒車不在話下,能在旅行中貢獻一些勞動價值。
女兒兩歲半,還是生活不能完全自理的狀態,但這個年紀的孩子在外能吃、能睡、少哭鬧,就是爹媽最大的福祉。和上次舟車勞頓去迪士尼不同,現在長大一點的她是乾飯小能人、一覺呼呼到天亮,也算省心。
千算萬算,沒算到最讓人不省心的,竟然是另一半。

這次我們是開車自駕行,可車剛開出去20分鐘,我們就上了高速的休息區……為啥?吵架!我倆因為前一天的小矛盾起了爭執、越辯越high,帶著怨氣和怒火上高速絕對是潛在隱患,索性把車停好,踏踏實實地吵。
說來可笑,吵架的緣由還是中年夫妻經典矛盾之一:老公的屎。大半夜的,我嫌他上廁所時間太久,來回影響我休息;他委屈,自己也不想中斷睡眠去廁所,這是自己能控制的嗎?我建議他不要拿手機上廁所,越蹲越久;他認為時長和刷手機沒關係,這是腸道系統問題。
吵到最後,我倆已經從蹲坑矛盾上升到准學術討論——蹲坑時長與刷手機是否存在正相關關係?
男人的屎尿屁不僅能把你逼瘋,還有可能把你逼得在學業上再登高峰。

吵了15分鐘,我倆終於頭腦清醒了——全家度假的目的不是為了在高速公路休息區討論人類消化系統。所以,恢復了平靜、和好如初,繼續開車上路。
旅行還沒開始,我的情緒已經被老公截胡。
到了目的地,度假正式開始後,老公的不適宜性更突出了:
看娃一會兒,他又要去上廁所;
陪兒子玩高台跳水項目,需要他和兒子一起扛氣墊爬上高處,一個來回玩下來他就喊累;
早上,我和倆娃在樓下的咖啡廳吃完了早飯、去遊戲房打了一圈遊戲,回到房間,他終於不辭辛苦睜開了雙眼,第一句話就是「老婆,你給我帶啥早餐了?」
早餐沒有,窩了一肚子的火有很多,你要不要?
我曾一度以為自己嫁人不淑,找了個不靠譜的老公。後來問了一圈周圍的有夫之婦、又上網看了一圈大家的吐槽,才發現,我那個行動緩慢、只會提供苦力的老公,已然算是及格。

六款不靠譜旅行搭子,
你家隊友屬於哪一款?
老公們在旅途中有多拉跨?只能說一山還比一山高。以下是我總結出來的六款不靠譜型旅途搭子,排名不分先後,但對伴侶均能造成一萬點傷害。

類型一:高談闊論型

眾所周知,男人心系宇宙、胸懷蒼生,平時在家喜歡指點江山、揮斥方遒;外出旅行美景、美食、甚至有時那人生人海的美色都無法讓他們安靜一會兒。
你讓他多走兩步、多拍幾張照片,他腳不能動、手不能提;他在人群中聽到「特朗普」三個字,就像沒電的手機被充滿了電,能嘰里呱啦和你扯兩個小時的大選。

本來旅途中,帶個孩子唧唧歪歪、吭吭唧唧就夠考驗當媽的耐心了,老公們放著自己的崽不聞不問,偏要加入噪音製造的賽道,和孩子一起考驗你的耐心。
不過,喜歡和你高談闊論也行,只要別閒著把自己的活乾了咱也就忍了,最煩的是在外不聞不問自家人、只顧和別人高談闊論的另一半。

這位網友的老公,恐怕是天選打工人。你應該在工位、不應該在公園。

類型二:神秘失蹤型
一位網友說,自己和老公去俄羅斯、日本旅遊,找老公扭到脖子頭都要斷了。好多網友跟帖「同款老公」,上廁所不打招呼、不跟緊導遊結果迷路全家等他半小時……

老公們,是不是覺得自己是wifi,即使不打招呼扭頭就走,老婆孩子也能在千里之外自動感應連接到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