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兒媳的明智:不在意婆婆做什麼,只關心自己的日子過得好不好

01
朋友蘇蘇給我講了一件事:
她婆婆身體不適,家裡人特意把她丈夫喊了回去,讓她丈夫開著車從老家把她婆婆拉到了省城的大醫院,目前她婆婆已住院三天。
從她丈夫接到婆家人的電話,一直到現在,她丈夫一個人在醫院陪護她婆婆,這幾天,她只給她丈夫打電話,問了一下她丈夫在醫院吃得習不習慣、用不用她送飯,至於她婆婆的情況,她一句都沒問過。
為什麼她會這樣呢?
她當初嫁給她丈夫時,她婆婆看不起她是單親家庭出身(她上小學四年級時,她父親和她母親離了婚),死活不同意婚事,後來,拗不過她丈夫,她婆婆扔下一句「你們愛咋滴就咋滴,但就算領了證,我也不會認她這個兒媳」,之後,一分錢一分力都沒出,任憑她「上趕著」嫁過去。
她到現在,結婚五年半,兒子兩歲三個月,沒回過婆家一次,不是她不想回,而是她婆婆心裡還有氣、不願意見她。
她自己也很有自知之明,婆婆不喜歡她,連帶著不待見她兒子,那她就不出現在婆婆面前,不給自己找氣受,也不讓婆婆心煩氣躁。
所以,如今她婆婆住院,她是既不去探望,也不打電話慰問。

不過,雖說她和婆婆關係不好,但她從沒有干涉過她丈夫給公婆做事情。
這幾年,她只在和丈夫領完結婚證的當天,給丈夫提了三個要求:
第一,我不阻攔你和家人親近,也不阻攔你給父母盡孝心,但你不能非拉著我和你一起,當然,我家的事也會靠我自己;
第二,你為家人做事的時候,願意出錢就出錢,願意出力就出力,我可以不管,但你不能超出自己的能力,不能非得打腫臉充胖子;
第三,我只接受你給父母盡孝,不接受你扶貧你的弟弟,你父母養了你,你該回報他們,但你弟是成年人,你沒義務替他分擔。
總之一句話就是:只要咱們的小日子過得好,你怎麼對你的家人都可以。
她的丈夫雖說毫不猶豫地答應了她的這些要求,但也曾拎不清過:受不了她公婆的軟磨硬泡,時不時地給她小叔子轉錢;遇到婆家和小家同時有事時,會毫不猶豫地丟下小家,而先管好婆家。
她一開始也生過氣,但冷靜下來之後想了想,丈夫既然能忘得那麼快,那即便她說得再多也沒有用,唯一有用的就是,讓她丈夫自己承擔「拎不清」所帶來的後果。
她丈夫不是心軟、愛給她小叔子轉錢嗎?那她也心軟、給她弟時不時轉個錢;她丈夫不是心系婆家,總是不體諒她和她兒子嗎?那她也心繫她娘家,以及多關心她自己和孩子,讓丈夫多體會體會被忽視、不在乎的滋味。
他們兩個人為此也吵過、冷過戰,但僵持了大半年,最終握手言和,決定都要「約束點自己」。
她婆婆見她丈夫一點點有了轉變,曾把怒氣發泄到她身上,認為是她在挑撥離間,讓她丈夫對婆家人不再那麼掏心掏肺,為此,婆婆特意給她打電話罵過她,還曾讓她丈夫休了她另娶。

好在不管婆婆怎麼刁難她,她和她丈夫還是踏踏實實地堅持了下來,夫妻感情也算不錯。
有了孩子的這兩年多,她在家做了全職媽媽,雖說因為沒有了正經的工作,被她婆婆譏諷、挖苦過,但她自己沒往心裡去,該怎麼過怎麼過,把孩子帶得健康、活潑不說,自己也利用空閒時間做了自媒體,除此之外,還考了一個和她工作相關的證書,為她以後重返職場做準備。
她昨天給我說了一番話,讓我真是既心疼又讚賞,她說:
「我丈夫在電話里問我,是不是還在記恨我婆婆?我當時都笑了,為什麼要記恨呢?如果我真記恨我婆婆,這幾年早就拉著他一起和婆婆對著乾了,即便做不到讓他和我始終站統一戰線,我也會把他們母子關係攪得一團糟!但我並沒有這樣做!不是我有多大度,而是我真心覺得不值得!
我不在意婆婆做了什麼,只關心自己的日子過得好不好,因為,人是要往前看的,如果我一直因為婆婆的那點事而糾結、放不下,那最終還是讓我自己不開心,我婆婆並不會因為我不開心、生氣就改變態度,所以,我為什麼還要在心裡一直記著她、怨著她呢?不管她不就好了?自己的日子總得自己承擔的。
可能有人會說我是裝出來的,或者說我傻,我從不這樣想,相反,我覺得我自己挺明智的!」

02
我的這個朋友蘇蘇,以前大家都曾為她憤憤不平過:
一是,她結婚時被婆婆公然的看不起;一是,她生了孩子後,毫不猶豫地辭職做了全職媽媽。
她為人和善、長得也好看,還有一份不錯的工作(辭職前月薪一萬二三),我們都覺得像她這樣一個女人,找一個比現在丈夫條件稍好點的男人絕對是可以找到的,這樣一來,既不用受那麼多的氣,也不用為了家庭而犧牲自己。
但有時候,命運就是那麼的殘酷,好人總是能遇到不公。
還好是金子總會發光,蘇蘇雖然一時離開了職場,但她把自己、家庭經營得都很不錯,從她結婚以後,她自己、以及她的家庭都在往好的方向發展。
我個人是覺得像她這樣心態的女人,想過得差都是不可能的。
沒有抱怨過自己的選擇,選了一條路就勇往直前地走下去,不管多苦多難,都樂觀積極,不沉溺於不好的人和事中,不怨天尤人,努力地為了更美好的生活而拼搏。
這樣陽光、正能量的人,儘管一時會累、會難,但終究會闖出來一片天來。

其實,女人步入了婚姻,尤其是有了孩子以後,一定要努力地把自己的心態放平,儘量多把眼光放在自己身上,不要去過多期待、或者依賴身邊的人。
因為,很多時候,如果你覺得自己做起來吃力、或者是做不到的事情,那麼,若是期待別人幫你完成,到最後,只能讓自己更失望,同時也會和別人置上氣,甚至是鬧上矛盾。
任何時候,人總是得想著去成長的,這個過程,可能會很痛、很累、很無助,但你必須得扛起來、咬著牙走下去,不是為了任何人,只為了你自己能有更多的選擇、更大的底氣,甚至是更好的退路。
就像在婆媳這件事上,很多兒媳婦都會糾結,婆婆沒有把自己當一家人,沒有幫過自己。
其實認真想一想,有那個必要為了這點事而不滿嗎?
婆婆不幫你,不把你當一家人,你就過不好自己的日子了嗎?或者說你的日子就過不下去了嗎?
並不是。
你還有丈夫可以和你分擔,如果你的丈夫不靠譜,你還有自己可以依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