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有兩個姐姐,33歲男子相親多次被拒:都怕我家裡「事兒太多」

01
關於婚姻,之前曾看過這樣一段話:
「結婚不是兒戲,不是想結婚就能結婚的,要考慮好後果,萬事俱備了才去領證。思想不夠成熟,物質基礎不夠紮實,可能只會造成一個個悲劇。」
婚姻是一輩子的大事,每個人都想擁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婚姻,沒有誰一開始就是奔著離婚而去的,因此,對婚姻謹慎一點,其實是對自己最好的負責。
有些人在選擇婚姻時,總是把物質基礎擺在第一位,覺得只要有錢就能解決所有的事情。
真的是這樣嗎?
兩個人過日子雖說離不開金錢的支撐,但能不能久處不厭、有話可談,更多的還是看兩個人的三觀:三觀相似,困難和貧窮只會是一時的,兩個人總能攜手並進地闖出一番繁華;三觀若差太遠,一個人這樣想,另一個人那樣想,那麼,即便日子過得再優渥,夫妻倆也會在雞犬不寧的瑣碎里逐漸的貌合神離,甚至是互相厭倦。
我們總說,婚姻要門當戶對。
其實,「門當戶對」不僅僅是指物質上的不相上下,也有精神上的勢均力敵。
只有能想到一起、有共同認知的兩個人,為人處事才不會有太大的差距,才能更好的經營婚姻。

02
今天收到了一個男性讀者的吐槽,他最近大半年不停在相親,但總是以失敗而告終,他覺得是女孩子們太現實,覺得他家窮,才不願意嫁給他,但聽了他的講述後,我認為並不能怪人家姑娘,原因還是在他自己那裡。
33歲的劉磊(化名)單身已四年,在家人的不斷催促下,終於今年的3月份開始了相親。
劉磊每月工資將近兩萬,雖然算不上很高的薪酬,但對他來說,在二線城市裡生活,比上不足比下有餘,除去3000的房貸(一套87平的小兩居),和正常的生活花銷,每月還能有錢結餘。
也正因為此,劉磊對相親還是有些底氣的,他覺得自己不求能找到條件多好、外形多漂亮的,只要女方識大體、明事理,外貌上看得過去,是一個踏實過日子的人,那麼,他願意好好的和人家經營感情。
可沒有想到的是,朋友、同事介紹了一個又一個,他也參加了一場又一場的活動,見過的女方有合他眼緣的,也有中意他的,但不是兩個人坐下來聊了一會兒就沒戲,就是接觸了幾次後,女方委婉提了分手。
最讓劉磊最費解的是,每一次,女孩子們拒絕他的理由中,都有相同的一個問題:「你有倆姐姐,以後真嫁了過去,是不是相當於有三個婆婆?若是和你有矛盾,是不是要被三個婆婆輪番數落?」
如果說獨生女,甚至是一兒一女家庭的女孩子「嫌棄」自己,劉磊還可以理解,畢竟他家人多是不爭的事實,可和他出身差不多的姑娘,且上有姐姐、下有弟弟,也「挑剔」他,他真的是無語至極。
就像十天前,他看上、同時也看上他的一個姑娘,兩個人相處了一段時間,其實也有很多的共同話題,但女孩子糾結了一周,最終還是提了分手,「你人還可以,但姐姐太多了,我不能用自己去賭以後是否能幸福。我自己的父母生下我姐和我,一直到有了我弟弟才不再要孩子。為了避免我以後也要一直生到有兒子為止,我不能嫁你。咱們的家庭情況太相似了,我是真的害怕!」

說起劉磊的姐姐們,姑娘們都是哪種顧慮呢?
一是,她們覺得,家裡有一兒一女的,哪怕父母偏向男孩子,也不會太離譜,但家裡有了兩個女兒,還要再生個男孩的,且女兒們還都沒讀太多的書,全緊著兒子,其實就是父母太過重男輕女。這樣的家庭,結婚之後,女方如果第一胎生不了男孩,是不是也逃脫不了接連生好幾個娃的命運?畢竟老一輩人的思想很難改變,而且沒有幾個男人能徹底地和父母對著干,這樣一來,是不是女方就被當成了劉磊家的生育工具?
至於第二點,女人多的地方是非就多,兩個姑姐,一個婆婆,可謂是「三個女人一台戲」,如果她們都是通情達理、界限清晰的人,那尚且好說,但倘若她們中有人拎不清、不好相處,或者喜歡說嘴、挑撥離間,那麼,這樣的家庭生活必定是一地雞毛。再者,家裡就這一個男孩子,從父母到姐姐們是不是都很是寵慣?真是女方和劉磊發生了衝突、矛盾,兩個姐姐和母親會不會一起給女方使絆子?到時候在家裡,女方是不是就被刻意排外、孤立?
對於姑娘們的顧慮,劉磊也耐心作了解釋:父母的思想他不能左右,也改變不了,但他有自己的想法,以後成了家肯定凡事都會和自己的妻子商量,經濟條件好了就多生孩子,條件不好就少生,沒有非得生男生女一說,至於他的兩個姐姐,雖說寵他,但人家都有自己的生活,絕不會過多干涉他,他一個大男人,不會輕易就被別人「帶著走」的!
然而,即便劉磊說得再誠懇,和他有眼緣的姑娘們,扔下一句「事兒太多,有風險」後,便斷了聯繫。
劉磊覺得既生氣又無語,他不是沒談過戀愛,以前也有一個處了兩年半的女友,但因為兩家距離遠且他家條件也不如女友家,最終沒能走到一起,他覺得嫌棄他家裡的條件不好,他還能接受,但因為他有「兩個姐姐」,就否定他,他真是說不出來是什麼滋味兒。
他大姐雖說在外務工,但家庭條件也可以,他二姐在老家市區開了一家飯館,生意很不錯,父母一邊幫二姐帶孩子,一邊幫忙照顧店裡的生意,二姐每月給父母各開三千塊的工資,雖談不上很多,但父母也能攢下點養老錢了,以後又不用他過多操心。
他的家庭條件,雖然不算很好,但不至於苦到過不下去吧?為什麼女人們總是盯著他的姐姐們呢?

03
劉磊給我說了這樣一番話:「我真是想不明白,我倆姐和我結婚有什麼關係?怎麼都怕我家裡事兒太多呢?現在和以前不同了,結了婚又不是一大家人住在一起,都各有各的小窩,怎麼會鬧不完的矛盾?我看啊,表面上說得那麼好聽,不還是嫌我家窮嗎?」
我想了一下,問了劉磊兩個問題:
一,以後真是結了婚,而且過得也可以,在孩子一事上,若是他妻子第一胎生了個女孩,且又不願意再生,而他的父母又執意要一個孫子,那他會怎麼處理?
二,他的母親和姐姐們在他眼裡是都不錯,也很包容他,但會不會像包容他一樣去包容他未來的妻子?會不會是一個好婆婆、好姑姐?真是他妻子無意或者和他母親、姐姐結了怨,那他會怎麼緩和她們之間的關係?一次、兩次、甚至三次鬧矛盾,他還能耐心處理,若是次數多了,他會不會推脫、和稀泥?
劉磊沉默了一會兒,沒有直面回答,只說了句「哪有那麼複雜啊!我家人都很好說話、沒有那麼難纏」,便不再言語。

說實話,我問的問題的確有些複雜,但不可否認,生活中存在這樣的事,尤其是子女多的人家,想要大家一直風平浪靜地處下去,很不容易。
一個兒子的家庭,尚且有處理不好的婆媳矛盾,何況兩個女兒一個兒子的家庭呢?婆媳關係、姑姐和弟妹之間的關係,複雜且為難:處理好了,大家一團和氣;處理不好,不但一大家人在一起彆扭,而且還會影響夫妻倆的感情。
其實,那些之所以拒絕劉亮的姑娘們,所考慮的無非也是這兩個問題,畢竟女人和男人不同,男人和岳父母關係不好時,有些女人通常都會選擇忍耐,而女人和公婆關係不好時,多數的男人往往都「看不下去」。
女人們很少會要求自己的丈夫對她父母怎樣怎樣,可男人們卻時常要求女人要對他父母如何如何孝順。
所以說,在一段家庭關係里,如果女人明事理,那麼男人也得拎得清,至少在家事和是非上,不能含糊不清。
劉亮錯就錯在,對婚姻沒有一個清晰的認識,總覺得就是兩個人的事,也沒有認真考慮過姑娘們所提的問題,自我麻痹,美化了婚姻,認為婚姻很容易經營,根本不會存在別人所說的那種顧慮。
沒有遇到難題時,誰也不知道會怎麼處理,只能說提前計劃一些,兩個人也多一點理解和包容,相互摸索著前進。
婚姻就是兩個人在各種瑣碎的小事中互相磨合,它不是靠想像,也不是兒戲,不管男女,步入婚姻之前,謹慎一點、理智一些終是好事。
物質基礎是會影響到兩個人是否能在一起,但兩個人能走多遠、能不能幸福,還是得看倆人能不能站在「同一戰線」。
如果兩個人看待問題和處理問題的方式背道而馳,那麼,註定過不到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