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男人的「坦白」:最討厭去岳父母家,就像妻子不願去我家一樣

01
一個男性朋友帶有情緒地給我說了這樣一句話:哼!你們女人不願意、甚至討厭陪男人去婆家,我們男人也一樣,最討厭去岳父母家!
他為什麼會這樣說呢?
十一假期的第一天,他的妻子吵著嚷著要回趟娘家。考慮到孩子上學、老師已多次在群里叮囑最好不要出市區,於是他耐心地勸妻子,想回娘家可以,但能不能過完十一?到時給孩子請一天假,周五回去,也能在家過個周末。
按理說,這樣的建議也可接受,畢竟早回晚回其實都一樣,可他的妻子卻生了氣,一是說他拎不清、愚蠢,放著好好的假期不回家,非要找一個不適合的日子回去,還讓孩子請假!孩子好好的上個課,憑什麼要耽誤孩子學習?
二是,妻子認為他自私、沒良心,平日裡以及過年他想回老家,大都是扔下一句話,也不管妻子心裡願不願意,反正就得帶著孩子陪他回去,他都能不挑日子地讓妻子回婆家,為什麼妻子就不能想回娘家就回娘家?
對於妻子的抱怨,他也做了解釋,孩子只是在上幼兒園中班,請個假也耽誤不了什麼事;再者,以前,他哪次回家,都是趕在沒有疫情、防控不嚴格的時候,他以及他父母從來都沒有虧待過妻子,妻子也沒有當面抱怨過不想回婆家,他總以為妻子是願意和他回家的。本來一年他就回去那麼一兩次,而且每次在家就呆個兩三天,為什麼妻子會不情願陪他回去呢?若是那麼不情願,為什麼不早說呢?
聽到他這番話,妻子更加憤怒了:明明是在說你的問題,是你不想陪著我回娘家,怎麼又埋怨到我身上?你一年回去的次數少,我一年也不是常回家啊!你不願意去就算了,我自己帶著孩子回去!
見妻子如此固執,他著實無奈,連忙不停地道歉,稱完全沒有別的意思,就只是不希望兩口子因為回個家這麼小的一件事而鬧不快,而且妻子也沒必要非置氣帶著孩子回去,等過幾天大家一起不是更好嗎?

面對他的規勸,他妻子非但沒有消氣兒,反而扯著嗓子喊開了,指責他每一次解決問題都是輕描淡寫、一副無所謂的態度,從剛有孩子一直到現在孩子大了,每次遇到啥事,他說得最多的就是「一件小事而已」,一點也不管不問自己女人的感受。
「你覺得我因為一點事就生氣是不可理喻,覺得我不情願回你家是太計較,可你知道背後的原因嗎?自從有了孩子,你的關注點都在孩子身上,何曾問過一句我累不累、苦不苦?一給你說什麼事,你就按照自己的想法很隨意地下指令,至於我怎麼樣、我想不想,完全就不在你的考慮範圍內!
我告訴你,以後你怎麼樣我都不管了,我自己怎麼開心怎麼來!我想什麼時候回娘家就什麼時候回,不想陪你一起回婆家就不回!當然,你不想去我家也可以不去!說句實話,我是真不願回你家,每次去都渾身難受,看著你們一家人在一起說說笑笑,我跟個外人一樣的插不上話,我就恨不得立即就飛走!」
沒有想到妻子會這樣說,他是既驚訝又生氣,這幾年,每次回他家,妻子看起來也沒有不開心,所以,他也從沒想過妻子心裡會抗拒,他承認自己回家,是和父母說的話多,但並沒有刻意排斥妻子啊!妻子光想到自己去婆家不自在,怎麼沒想一想,他每次去岳父母家也是很不舒服:話說少了被指責「一個大男人還不會來事兒」,話說多了又會被嘟囔「凈說一些有的沒的」,甚至有時候還會被妻子當著岳父母的面挖苦「沒啥本事,都不如村子裡在外務工的男人掙得多!」
他都還沒抱怨自己在岳父母家的日子很煎熬、難過,妻子倒好,卻反過來挑他的刺兒!
越想,他越是覺得憋屈,於是,他沒好氣兒地回復了妻子,想做什麼就隨意吧!既然妻子那麼的不知好歹,他以後都不會再多說一句!
這下,妻子徹底不樂意了,索性一吐為快,話說的是要多難聽有多難聽。
就這樣,夫妻倆終是鬧得不可開交,一直到今天,妻子不但沒回娘家,而且還和他冷戰、不說話。

02
我的這個朋友到今天都沒想明白,明明很簡單的一件事,為什麼就讓妻子有那麼大的火氣?當然,他心裡也有氣,沒想到妻子整天悶聲不吭地、竟對自己有那麼多的意見!
他說,「我坦白地講啊,我也最討厭去岳父母家,就像妻子不願去我家一樣!既然她把話說開了,那我也沒什麼好忍的了,她光想著自己,怎麼不想想我?我也挺為難的好嗎?」
實話講,夫妻倆鬧到今天這一步,完全就是平日裡不溝通、不在意的後果。
當然,可能兩個人最初的想法是,都不想讓對方為難,都覺得忍一忍就能過去了,只不過,隨著生活中越來越多的瑣碎,以及各種摩擦、矛盾的累積,最終導致了夫妻倆壓抑的情緒徹底大爆發。
其實,夫妻之間,在「回對方家」這件事上,我一直覺得,兩個人要好好溝通一下,互相了解對方最真實的感受,不能總覺得自己怎麼樣,伴侶就得跟著自己怎麼樣。
因為,的確有不少的女人不喜歡回婆家,也有一些男人不情願去岳父母家,畢竟都不是自己成長的環境,去到以後難免有接不上話、融不進去的時候。
很多人覺得回自己家,沒有伴侶相陪,自己一個人,或者只帶個孩子回去,是一件比較丟臉的事,因此,每到回自己家時,會忽略伴侶的感受,強制伴侶跟自己回去,甚至讓伴侶在自己父母面前要「多多表現」。
其實這樣做真的很愚蠢:不管男女,如果你的伴侶帶有情緒地去你家,不但會影響到你們夫妻之間的感情,而且也會讓你的父母心裡不痛快,做長輩的,難道看不出來晚輩是真心還是假意嗎?再者,在父母面前,一味地讓伴侶「表現」,不顧及伴侶的臉面,非但不會讓父母覺得你過得好、在家裡有發言權,反而只會讓父母更加看不起和輕視你的伴侶,這對你的婚姻更是弊大於利。

我結婚六年了,在雙方父母和回婆家、娘家這兩件事上,和我先生一直處理的還算和諧。
我們的觀點是,誰的父母誰負主要的責任,回誰的家、誰就要自己多加表現。
像平日裡婆家有什麼事、公婆身體不舒服,基本上都是我先生請假回去;而我家有什麼事,我父母遇到了哪些難題,也是我自己去處理,我們實在是很忙、顧不上了,才會讓對方搭把手、幫個忙,偶爾就算幫不上對方,也不會埋怨、記恨,畢竟自己的父母,自己若是都不心疼、都不操心,怎麼還好意思去怪別人呢?
再者,每次回婆家,買什麼禮品都是我先生提前備好,到了婆家,也是他忙前忙後地幫公婆做飯、做家務,有時他和公婆也會聊得熱火朝天、把我忘在一邊,但我從不覺得是在排斥我,相反,我認為很自在,因為我本來就不知道該和公婆說些什麼話。
同樣,去我家時,買什麼禮品,我自己決定,到了我家,也是我幫我媽擇菜、做飯、做家務,我和父母開開心心地聊天,我先生也是插不上話,在一旁玩自己的。
我們從沒有因為這些事鬧矛盾,因為大家都做好自己該做的,而不是什麼都不做、卻把指望全放在對方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