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大後最有後勁的孩子,背後往往站著這3種父母

2024-06-03     玉兒     反饋

如今,「雞娃」已然發展成為當下的主旋律:

一歲上統感,兩歲學英語,三歲學書法、畫畫……

雞娃雞到最後才發現,真正優秀的孩子,拼的是自驅力。

自驅力強的孩子,學習自覺,有後勁,不需要每天耳提面命地督促。

哪怕一開始成績並不突出,甚至有些笨拙,也能在後面彎道超車。

而沒有自驅力的孩子,就像「學酥」,只有使勁「捏」著才成型,一旦鬆手,立刻垮掉。

其實,孩子的好奇心和對學習的熱情是天生的。

在0-6歲期間,他們不需要管理和強迫,也能在懵懂中學會行走、穿衣、塗鴉等等。

過多干預,反而會搶奪孩子手中的方向盤,讓他們心生牴觸,進而失去自信心和自驅力。

為了一時的好成績而破壞孩子的自驅力,實在得不償失。

不做下面這3件事,就是在保護孩子的自驅力。

1 不讓嘮叨破壞孩子的大腦

姐姐是小學班主任,她曾和我分享班上一名男孩厭學的案例。

這名男孩成績雖不拔尖,但一直穩定在班級中上游,並且性格開朗,在班上很受老師和同學的喜歡。

但自從孩子媽媽結束外地務工的生活,回家專程照顧兒子起,情況就發生了變化。

多科老師發現,孩子上課變得愛走神,喜歡低頭搓橡皮、摳手指,情緒低迷了很多,成績也有所退步。

直到在一次媽媽和孩子都在場的溝通中,姐姐發現了問題所在。

姐姐剛一開口問孩子,是不是最近遇到了困難,孩子媽媽立刻打開了話匣子。

「你有什麼想法就說出來,不要在心裡憋著。」

「你每天就只有一件事——學習,你怎麼還學不好呢?」

「我也沒有要你出人頭地,但學習的事情你得自己放在心上啊。」

「……」

媽媽的一波輸出並不嚴厲,但話說得密,內容又提供不了實際幫助,孩子在一旁插不上話,情緒也眼見得煩躁起來。

在姐姐的安撫和調解下,孩子才說出自己內心的感受。

「媽媽的話很多,她完全不聽我說什麼,也不在乎我的感受。」

「一點點小事,她都要拿來大做文章,說我一通。」

「一樣的話,翻來覆去說很多遍,真的很煩。」

我們常常覺得「嘮叨」是在表達愛意,但學者吳伯凡指出:

「嘮叨」其實是在說一種沒有對象感的話,看見什麼說什麼,沒有任何選擇性。

嘮叨對孩子的最大副作用,就是傷害還未發育成熟的大腦,破壞孩子的內驅力。 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大腦中的前額皮質和自我控制能力息息相關。

14歲以前的前額皮質就像是豌豆公主,對壓力尤其敏感,一旦受到威脅,就立刻掉線。

長此以往,大腦習慣於逃避壓力,就不再願意接受學業和生活中的挑戰。

試想,一個被嘮叨聲持續刺激的孩子,他的大腦一直疲於應付情緒上的波動,他還怎麼專注地思考眼前的數學題呢?

相反,另一個在平靜溫和環境中長大的孩子,哪怕起跑慢了點,但他有一個未被破壞的大腦,他就有足夠的精力專注應對眼前的困難。

2 不將自己的焦慮傳染給孩子

曾在網上刷到過一個視頻,一個女孩一邊哭,一邊聲嘶力竭地問爸爸:

「我已經寫完作業了,我已經把我的事情做完了,我玩有什麼問題嗎?」

爸爸被問得啞口無言,只好說:「沒問題沒問題,你可以玩一會。」

但馬上就補了一句:「但你不能玩太久。」

女孩的情緒瞬間爆發,哭著說:

「我9點就睡了呀,你什麼時候看我玩到半夜?」

「你每天給我那麼大壓力,讓我好好學習,長大做這做那,你自己怎麼什麼都做不到!」

生活里,像視頻里爸爸這樣的人不在少數。

有的爸爸職場失意,為了孩子不重蹈自己的覆轍,可能會給孩子的課餘時間塞滿補習班。

有的媽媽對孩子的學習無能為力,會硬逼著孩子吃很多他討厭的食物,因為那是她表達愛的唯一通路。

這樣的孩子一方面疲於應付父母的失控和焦慮,一方面又要集中精力去學習新生事物,自驅力自然會大打折扣。

谷愛凌可以說是自驅型成長的典範,這與她媽媽谷燕的鬆弛感是分不開的。

谷愛凌從小愛爬樹,她不會因為害怕孩子摔傷而阻止。

谷愛凌不愛疊被子,她只是嘴上嗔怪,並不向女兒發難。

谷愛凌從小興趣廣泛,偶爾也三分鐘熱度,但谷燕從不剝奪孩子的探索樂趣。

而谷燕自己呢,本身就活成了女兒的榜樣。

她一路從北大讀到史丹福,從科學家轉型成為企業高管。除此之外,還是一名滑雪教練。

所以你看,當一個人對自己的生活有超強掌控力的時候,自然就不需要通過控制孩子來釋放自己的焦慮。

我們並非要成為谷燕,才有資格培養出有自驅力的孩子。

做到「不用自己的焦慮懲罰孩子」,就已經成功了一半。

每當我們想要掰正孩子時,不妨問自己:

是孩子真的錯了,還是我在焦慮?

是孩子讓我失望,還是我對自己沒信心?

放手讓孩子去試錯,最壞的結果是什麼?

3 不以「為你好」阻止孩子獨立

媒體人周奕君曾說:「孩子和家長的角色總是錯位的。」

當了父母以後,我們都太想把自己的人生經驗全部傳授給孩子。

初衷是好的,卻全然忘記自己還是孩子時,多麼希望父母能夠讓自己做主。

我們都曾對孩子說過這樣的話:

「點小份的,大份的你吃不了。」

「選這個顏色的衣服,它更襯你的膚色。」

「學這門興趣班,它對你升學更有幫助。」

這些溫和的勸告,初衷是讓孩子少走彎路,其實也剝奪了孩子自己體驗和決策的權利。

我們總想著,孩子得大一些才能做出正確的決定。

殊不知,放權越早,孩子其實成長得越快。

曾在網上看過一篇文章,一名15歲的初中女生報名參加一套線上課程,培訓老師發現孩子媽媽是唯一沒進群的家長。

沒有家長的監督,小姑娘照樣認真聽講,積極完成作業。

而這樣一個自驅力極強的孩子,源於一對敢於放權的父母。

孩子學齡前,爸媽就讓她自己選擇上哪所學校。

爸爸媽媽會為孩子耐心解答:

哪個學校的操場更大?

哪個學校的老師更加和藹可親?

哪個學校的飯菜更好吃?

哪怕有些許害怕,孩子還是做出了人生中第一個重要的選擇。

上學時,媽媽看到優質的課程,也會發給女兒,但至於是否報名,媽媽則完全尊重女兒的意願。

看似放羊式教育,實則讓孩子提早試錯,提早進步。

你看,當我們把選擇的目的當作是「收穫經驗」,就沒有了對「選對」的執念。

人生終究不會一帆風順,與其為孩子掃清一切障礙,不如讓他自己在風浪中學會揚帆。

一項針對9-21歲少年的判斷力測驗結果顯示:

14-21歲的孩子在判斷力上得分基本一致,而9歲的孩子得分也只是稍低而已。

這並不意味著9歲孩子的判斷力更低,只不過因為他們缺乏一定的實操經驗。

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失敗帶來經驗,足夠多的經驗帶來成功。

只有放棄以「做對」為目標,鼓勵孩子不斷試錯,才能讓孩子不斷收穫小的進步,進而獨當一面。

4 保護孩子的自驅力,將控制感還給孩子

其實,孩子的自驅力並非來源於他做好一件事的客觀能力,而是相信自己可以做好一件事的信心。

想要保護孩子的這份信心,就得學著把成長的控制權還給孩子。

就像《覺醒家庭》里說的那樣:

讓家不成為束縛孩子的枷鎖;

讓家是孩子綻放的土地。

讓家是孩子練習翱翔的天空。

少些言語,少些約束,適當放手,你會發現孩子會回報給你超乎想像的驚喜。

玉兒 • 120次觀看
玉兒 • 150次觀看
玉兒 • 200次觀看
玉兒 • 380次觀看
玉兒 • 30次觀看
玉兒 • 40次觀看
玉兒 • 120次觀看
玉兒 • 90次觀看
玉兒 • 760次觀看
玉兒 • 2K次觀看
玉兒 • 150次觀看
玉兒 • 50次觀看
玉兒 • 120次觀看
玉兒 • 90次觀看
玉兒 • 170次觀看
玉兒 • 30次觀看
玉兒 • 80次觀看
玉兒 • 60次觀看
玉兒 • 30次觀看
玉兒 • 30次觀看
玉兒 • 0次觀看
玉兒 • 20次觀看
玉兒 • 100次觀看
玉兒 • 40次觀看